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宣布改用公历后,又于1月8日发出《致各省商民通电》,补充规定:中华民国改元,改用阳历……唯念各商业向例于阴历年终结账,设骤改章,恐有妨碍……仍以新纪元二月十七日,即旧历除夕,即为结账之期。希即公布,一体遵行。这反映了(       
A.封建制度束缚习俗改良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南京临时政府施政开明D.近代商业经营形式创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孙中山在为《民报》所写的复刊词中说:“余维默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旧民族、日民权、日民生。”这是他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孙中山的早期三民主义学说在当时的中国是一种最进步的思想体系,“民族”、“民权”、“民生”这三大问题的提出,帮助人们从千头万绪的复杂社会现象中抓住了要点。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摘编自金冲及:《辛亥革命研究》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命制推翻便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么遥远,于是慢慢从痛苦的经验中,发现此路不通,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经验,在革命队伍中是不缺少这样的人的。

——摘自林伯渠:《证再三十年》,延安《解放日报》,1941101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的早期三民主义学说在当时的中国为什么是“一种最进步的思想体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3 . 下面是《时报》1911年10月21日刊登的漫画《张彪逃难图》。湖广总督瑞激逃走后,负责军事布防的第八镇统制张彪不久也临阵脱逃,图中勾勒了张彪逃跑时涕泪交加,边跑还边念“菩萨保佑”,可谓惟妙惟肖。该漫画(       
A.表现出群众反封建的决心B.折射出清政府的没落腐朽
C.揭示了官僚内部矛盾加剧D.体现了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