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据下图可知,民国元年(     
A.共和政体建立B.历法改革的进展顺利
C.人们向往共和D.国民党深受群众拥护
2023-12-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政治团体的大量出现正是建立在革命前的实际经验基础之上的。当革命到来之时,中国受过教育的精英,特别是具有西方政治概念的人,遂以高度的积极性进入政坛;投身、于政治斗争。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1913年袁世凯支持汤化龙,不遗余力为他收买选票,开盘每张选票银元5000元,不久便增至8000元甚至1.2万元。按当时物价,5000元已足购田置产,1万元可使一家达到小康。

——摘编自黄宏《民国初期议会政治的实践》

材料三   曹锅的选票一直开到了每张5000元,1923年10月10日,曹锅以1356万元巨款,终于买到了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宝座,如愿以偿当上大总统。

——摘编自杨学舞《民国总统档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政党政治形成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三反映的现象,并从政治演进的角度加以评价。
3 . 1911年10月17日《申报》指出,“革命军之布置可谓周密而有见信天下之能力”,清朝官兵“人心既去,兵力已消,财政又难,方针打乱,而心中又复疑虑日端,廷臣又复倾轧如故”。这说明(     
A.资产阶级革命经过长期准备B.立宪运动导致清廷丧失民心
C.武昌起义成功具有历史必然D.共和政体建立成为社会潮流
2023-06-1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12年1月,北京部政总办帛黎(法国人)在清代蟠龙邮票上加盖“临时中立”字样,并在福州率先发行。这批邮票购买者不多,贴用与集藏的为数更少。南京临时政府明确提出邮票必须加盖“中华民国”字样。在各方压力下,北京邮政总局不得不通知“暂缓发售”。这反映了(       
A.西方列强支持清政府B.民国初期政治形势的复杂
C.辛亥革命成果被窃取D.中国邮票发行权开始丧失
2023-04-20更新 | 58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颁行保护租界的十条规则,如不许华人携带武器在租界行走;不得缉捕逃人或潜藏在租界的犯人;不准在租界搜查和扣留偷运、接济敌人军火的外国兵轮;等等。这反映出南京临时政府(       
A.强化了对租界的管理B.注重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C.在外交上具有软弱性D.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承认
6 . 1911年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颁发《刑赏令》规定:“伤害外人者斩”“保护租界者赏”“守卫教堂者赏”。其意在
A.保持社会秩序稳定B.树立政府革命形象
C.迫使列强保持中立D.获取国际力量支持
7 . 武昌起义成功后,《神州日报》刊登了一幅名为《势如破竹》的时事漫画(见下图)。该漫画的寓意是
A.革命思想广泛传播B.列强坚决阻挠中国革命
C.南北和谈陷入僵局D.清朝统治即将土崩瓦解
2021-09-25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华民国建立后,陆军部下令将清朝各昭忠祠改建为大汉忠烈祠,汇集各省”尽忠民国死事诸烈,入祀其中,由本部派专员致赏,以后即由各执政春秋致奠。”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否定传统的儒家价值观念B.强化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
C.改变原有祠堂的社会功能D.宣传五族共和的建国理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