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下图为近代中国某法令内容(部分),该法令的颁布者是(     
第二十条参议院得自行集会开会闭会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A.晚清政府B.北洋政府C.南京临时政府D.广州国民政府
2024-02-0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为张海鹏教授对晚清时期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的概括。

阶段划分

阶段特征

阶段一

1840~1864年

是中国初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也是中国社会的积极力量对中国社会面临的急遽变化作出初步反应的时期

阶段二

1865-1895年

阶段三

1896-1901年

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确立期,也是中国社会中的积极力量对所处环境作出强烈反应的时期

阶段四

1901-1912年

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下沉沦到谷底的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在成长,其政治代表人物发动辛亥革命……
(1)仿照材料中作者对阶段特征的概括思路,写出1865-1895年的阶段特征。
(2)指出阶段三中“中国社会的积极力量作出强烈反应”的代表性事件,并任选其一简述其历史意义。
(3)作者认为“1901-1912年是中国社会向下沉沦到谷底的时期”,举出两个事例说明该观点。
2024-02-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华民国的成立激发了国人的参政热情,但也出现了某些政客“收买选票,出资数百元即可当选”的现象,更有政客以暴力胁迫投票者的事件发生,结果旧官吏和士绅出身的议员在国会中占据多数。这从侧面说明,当时(       
A.封建势力复辟成功B.“三权分立”精神得到贯彻
C.民主政治徒具形式D.资产阶级掌握了立法权力
4 . 1911年11月11日,时任山东巡抚的孙宝琦致电清政府:“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材料反映出(     
A.四川保路运动影响力大B.南京临时政府已得到普遍认可
C.三民主义得到广泛认同D.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发展迅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1年11月,黄兴致函袁世凯:“明公(袁世凯)之才能高出兴等万万。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南北各省当亦无不拱手听命者。”宋教仁也表示,只要袁世凯把皇帝赶跑,“将来自可被举为大统领。”上述现象说明(       
A.袁世凯决定政治走向B.革命果实已经被窃取
C.民主共和是社会共识D.革命派存在妥协退让
2024-01-01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6 . 1912年,孙中山在《宣告各友邦书》中声称:“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者,则否。”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A.改善了中国外交处境B.缓和了与西方列强矛盾
C.反帝斗争的不彻底性D.试图改变传统国际秩序
7 . 1913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这一规定旨在(     
A.实现君主立宪目标B.限制袁世凯专权
C.结束清朝封建帝制D.确立总统共和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2年12月1日,梁启超在天津出版《庸言报》第一号,其中“建言”栏所刊内容全是针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的通论、专论、杂论、讲演等文稿,梁启超在《庸言报》各栏目上所发表文章类型统计如下图(单位:篇)。这反映了当时(       

A.知识分子建设新政权热情高涨B.民众启蒙成为学者关注重点
C.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之争激烈D.新文化运动的群众基础广泛
9 . 下表为武昌起义后拥护革命的一些言论。这些言论能够说明(     
孙中山电文(清帝)今既宣布退位,赞成共和,承认中华民国,民国目的亦已达到
《民立报》社论政治修明之朝,依于民主立宪之成立。革命既成,共和自现。周道如砥
沪军北伐部队的告示东南各省次第光复,虽未睹太平之风,实已享共和之福
A.民主共和思潮已为大众所接受B.共和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C.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D.稳定社会秩序得到重建
10 . 孙中山提到颁布《临时约法》的缘由时说:“北方将士以袁世凯为首领,与予议和,夫北方将士与革命相拒之汉阳,明明为反对民国者,今虽服从民国,安能保其心无他?故予奉临时约法而使服从。”下列各项中,与孙中山的意图相吻合的是(     
A.临时大总统为陆海军元帅B.宪法的起草权归临时大总统和参政院
C.临时大总统任命文武职官D.临时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