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民国初年,孙中山提出:“天赋人权,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女子将来之有参政权,盖事所必至。”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赋予妇女以参加各级政权的权利。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队、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等纷纷出现。女性参政风潮的出现(     
A.体现参政主体的多样化发展趋势B.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产物
C.推动政府立法改变对女性的歧视D.表明女性政治地位得到普遍认可
2023-03-17更新 | 427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半月考历史试题
2 . 1911年12月,孙中山刚从国外回到上海,身着一袭西装。1912年元旦傍晚,孙中山穿着新订制的革命军军官服赶到南京;在欢迎晚宴结束后,孙中山立即换上西式大礼服和大礼帽,在原两江总督衙门大堂出席临时大总统就职仪式。这反映了(     
A.共和政体的初步建立B.临时政府的移风易俗
C.革命领袖的崇高地位D.服饰承载的政治意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据载,宋教仁曾谓:“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下列各项中,与宋教仁限制总统权力意图相吻合的是(     

①临时大总统代表政府总揽政务②临时大总统统帅全国陆海军队

③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并可弹劾临时大总统④临时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10更新 | 3854次组卷 | 30卷引用:云南省师宗平高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反而,民国早期表现出的道德沦落、君主复辟、军阀割据,以及帝国主义势力猖狂等,表明采取共和体制而取得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材料可用于说明(     
A.民国的建立加深了民族危机B.民国的建立不足以革新国家
C.新文化运动爆发具有必然性D.民国并不是真正的民主共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主张女子参政;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此后,女子参政团体纷纷出现。这说明辛亥革命(     
A.改变了女性受歧视的地位B.开启了中国妇女解放先河
C.有利于扩大政治统治基础D.使男女平权得到真正实现
6 .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发布第一个文告《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对临时政府的施政方针作了如下的规定:对内要实现民族、领土、军政、内治、财政的统一,对外要将清政府“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持和平主义,……循序以进”。对此解读最为合适的一项是
A.使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B.南京临时政府明确提出反帝的目标
C.该文告的发布表明清政府的统治彻底结束
D.对内强调统一有利于彻底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2021-08-23更新 | 955次组卷 | 15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列不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内容的是
A.君主立宪B.主权在民
C.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D.三权分立
2021-04-23更新 | 605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华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8 . 1912年初,南京传唱着这样一首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当时歌词中“旧邦新造”的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B.民主科学C.变法图存D.三民主义
9 . 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其中的民权主义是指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D.“三权分立”
10 . 《临时约法》开了“因人立法”之风,使国家根本大法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屈从于人的理念与意志,使法随人变,表现出很强的人治色彩。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
A.革命党人的软弱性
B.专制传统和官僚政治
C.民主共和未深入人心
D.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
2017-12-10更新 | 403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