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后一个方面的新陈代谢是推动前一个方面的新陈代谢的。后一个方面的新陈代谢与前一个方面的新陈代谢有很大不同,它们有某种亲缘关系。为了辨明界限,不相混淆,有必要强调其不同一性,而在论证其历史作用时,又要看到其中的亲缘关系所具备的同一性。阳光下没有绝对全新的东西,一切事物都是在原有的基础或条件上进行更新的。

——摘编自陈旭麓《论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同一性》


在历史社会的新陈代谢中,不同一性和同一性是普遍存在的。围绕材料中关于不同一性和同一性的观点,任选一个角度拟定具体论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有学者提出,它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对中国从传统政治形态走向现代政治形态,最终成长为现代性的政治形态做了初步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022-06-0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宣统末年,国民革命革到了苏州,清廷在江苏的最高行政长官程德全也起来革命了。他命衙役准备了一根长长的竹杆,到得大堂屋檐下,手起杆举,挑落了几块檐瓦。巡抚衙门前,立即挂起了‘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的招牌。程德全宣布,革命成功!清廷江苏巡抚大人,立马成了民国的总督。”从这段话可以看出
A.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清政府统治的土崩瓦解D.资产阶级掌握地方大权
4 . 民主政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0年开始,英国的议会教革斗争进入决战阶段。当时中等阶级改革派组织动辄就组织起数十万人的盛大群众集会,有极大的号召力。在斗争手段上,工人激进派除使用集会、请愿、游行、鼓动等中产阶级也使用的方法外,也不排除尝试暴力的手段,如骚乱、密谋乃至发动武装起义。辉格党从18世纪下半叶起就长期在野,结果是逐渐同情议会改革。

——摘编自钱乘旦《思考中的历史:当代史学视野下的现代社会转型》

材料二   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一面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一面向南京临时政府提出议和。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并制造舆论,替袁世凯撑腰。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攻击革命党人。孙中山被迫妥协,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就保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在得到孙中山的保证后,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19122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火。次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同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高中历史教材《辛亥革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上半叶英国议会改革斗争的动力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试评价辛亥革命后“南北议和”积极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1913年的《申报》,无论是广告还是时政文章,多以“自由”为题。这反映了当时
A.改造民众的思想成为迫切需求B.自由民主已成为人们日常话题
C.时政评论引领思想舆论的风尚D.广告的形式更有利于思想革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1912年1月,列宁起草了一份决议,提到辛亥革命“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俄国无产阶级怀着极大的热忱和深切的同情注视着中国革命人民获得的成就”。这表明,列宁认为
A.辛亥革命与十月革命具有相同的性质
B.孙中山领导的政党代表无产阶级利益
C.共产国际的指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D.辛亥革命冲击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2021-09-06更新 | 6249次组卷 | 45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鄂同学在校园文化节中承担“武汉与近代中国”展板的设计任务,通过搜集整理。摘抄出如下资料: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代表签订了《天津条约》,规定中国开放汉口、九江等为通商口岸。

18613月,英国官员威力司等人抵达汉口,查看地势,立行通商,并在汉口圈划了租界地皮。次年,江汉关建立,开始征收关税。

1890年,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大规模钢铁工业—汉阳铁厂,以及民用企业—湖北织布局。此后,以食品、纺织等轻工业为主的工厂纷纷建立,武汉地区逐渐成为中国的工业中心之一,号称“东方芝加哥”。

1900年,张之洞主张修建的粤汉铁路开始动工,武汉开始成为中国铁路的枢纽。此外,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成为武汉大学的前身。

20世纪初,清末新政期间,在谘议局代表赴京请愿时,汉口商界1万多人送行。1910年,武汉商民多次集会,抗议清政府“铁路国有”。

19111010日,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士兵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的武装起义。次日,湖北军政府成立,宣布脱离清政府。

1926年,国共两党合作北伐,10月占领武汉三镇,国民政府自广州迁至汉口;次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下,以湖北总工会为代表的武汉各界人士,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运动,最终收回了汉口英租界。

19386月到10月,为保卫武汉,中国军队在武汉外围的长江两岸与日本侵略者展开血战。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歼敌最多的战役。中国的空军、海军及苏联志愿空军也参加了战斗。

19475月,以武汉大学为首的全国各高校学生掀起“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以学生运动为主的第二条   战线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结束。1949516日,武汉解放。


请为小鄂同学提供设计展板的建议,需提炼主题,选取材料,并论证所选材料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可从武汉与近代中国工业化、民主政治、民主革命等方面的关系任选角度展开论述。)
8 . 民国政府定新年为元旦后,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过阳历之新年,百姓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民情大可见矣。”这反映了
A.政府法令已经流于形式B.西方节日在华得到推广
C.政治运动推动历法改革D.辛亥革命改造社会有限
2020-11-28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华民国建立后,共和制度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B.旧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不当
C.国民被旧思想文化牢牢束缚D.中国社会性质与国际环境
10 . 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同盟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上海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
A.国民政府重视保护女性权利B.社会转型时期男女地位平等
C.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政治变革推动社会风气变化
2020-12-07更新 | 1726次组卷 | 8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