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35 年林语堂曾痛心疾首地评论道:“1911 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此评论
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B.认为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
C.为辛亥革命不彻底而深感惋惜
D.强调辛亥革命完全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020-12-19更新 | 243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4届陕西省高三5月高考信息卷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中国自秦以降,革命者多崛起民间,于平民革命较近之”,而“中等社会”革命则“出于国民”,“革命之后,宣布自由,设立共和,其幸福较之未革命之前,增进万倍”。“五四”以后,“下等社会”力量得到真正的发挥。可见,“中等社会”领导的革命
A.取消了列强在华特权
B.发挥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C.真正实现了改朝换代
D.与“下等社会”严重脱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面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2019-09-23更新 | 172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3届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第三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利用漫画来描述课程知识显得更直观、生动。下图是民国初期的相关漫画说明
A.当时人们不关心自身利益
B.近代中国民主建设的艰难
C.近代中国无土地革命纲领
D.民主与农民阶级没有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令: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材料可以说明
A.民国沿用清朝审判制度
B.临时政府政令不为民众知晓
C.司法部门不执行政府政令
D.新文化运动发生有其必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今虽新政治之建设,忙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1912年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梁启超的观点表明(  )
A.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
B.以暴力推翻满清的必要性
C.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
D.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
A.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
B.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
C.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尊重
D.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016-11-27更新 | 329次组卷 | 30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B.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未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2016-11-27更新 | 274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23年陈独秀说:“辛亥革命本身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但以革命运动中主要分子而论,却大部分不出于纯粹的资产阶级,而属于世家官宦堕落下来非阶级化之士的社会;这种非阶级化的‘士’之浪漫的革命,不能得资产阶级亲密的同情。”此评论意在强调
A.争取资产阶级参加革命
B.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C.资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无关
D.国民党的政治领导地位
2016-11-27更新 | 244次组卷 | 2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