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明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和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鲁迅旨在(       
A.称颂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B.说明封建帝制尚未受冲击
C.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与支持D.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2 . 20世纪初,陈独秀、董必武、林伯渠等,皆直接参与过辛亥革命运动。武昌起义后陈独秀担任过安徽都督府的秘书长。朱德称他自己“就是在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于1909年在云南讲武堂参加同盟会的”。这表明辛亥革命(     
A.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干部条件B.能够发动广大工农群众
C.使资产阶级政党的组织更加严密D.推动中国社会发生巨变
3 . 1905年,江苏省昆山县自耕农占26%,半自耕农占16.6%,佃农占57.4%。1914年,自耕农下降到11.7%,半自耕农仍为16.6%,佃农上升到71.7%。这反映出(       
A.辛亥革命未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
B.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C.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取得巨大成效
D.近代农村封建租佃关系大大削弱
4 . 张海鹏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的对象选择是正确的,革命党人也富有革命的理想。由于在革命过程中决策模式与领导模式的严重脱节,最终却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学者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       
A.孙中山变革社会能力不足B.辛亥革命策略不具有时代性
C.满清政府的势力过于强大D.缺乏强有力的政党领导革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1年10月,《泰晤士报》在报道辛亥革命时谨慎用词,没有急着对起义进行定性判断。但到了11月则相继发表了《首相袁世凯》《袁世凯的责任》《袁世凯的任务》等文章,而对孙中山的报道则显得不足。这表明《泰晤士报》(     
A.反对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B.根据中国政体变化调整态度
C.默认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D.立足英国国家利益进行报道
2023-02-22更新 | 24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6 .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
(1)________支持袁世凯,对革命党人施加了强大压力。
(2)混入革命政权中的________________从内部破坏革命。
(3)资产阶级________党人的软弱和妥协,对袁世凯抱有幻想。
(4)袁世凯本人的军事实力和________派手法。
2023-01-0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两千多年帝制传统的国度里,国家最高权力的所有者从皇帝变成了总统,民众都不太适应。而国会的运作,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分立制衡等西方话语,中国人也一直不是很清楚。国家一下子改成共和制以后,的确使百姓比较困惑。民众不知道总统是个什么样的职务,也不知道没有皇帝的生活该怎么过,诸如此类的问题,大家都没有底。学者在此强调的是(     
A.民主革命加剧社会动荡B.复辟帝制顺应大众心理
C.封建礼教束缚民众思想D.共和体制缺乏群众基础
2022-10-31更新 | 503次组卷 | 6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3课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产启迪后来人。

材料二: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的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可见,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客观恨势使然,而不是什么“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因此,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

材料三:残酷的事实使革命派从陶醉中清醒过来,再次举起斗争的旗帜,进行了一次次捍卫共和斗争。


(1)材料一对联中的“先行者”指的是谁?“首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共和进行了哪些努力。
9 . 局限性
(1)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____、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它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____、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2022-10-0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6讲辛亥革命-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太平天国运动高举“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革命口号,对封建统治进行了全方位的打击,在政治上、经济制度上、思想意识、社会生活领域,都进行了“大清洗”。这是清朝统治第一次遭受长时间大规模“袭击”,农民阶级继续进行反压迫、反饥饿的农民运动,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发起了暴力革命运动,统治中国几百年的清朝终于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打击下,敲响了丧钟。

——刘青花《浅析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260多年的腐朽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扫除了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和解放道路的障碍,是中国由君主专制统治迈向民主政治的转折点,开创了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新纪元,为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践行民主立国、共和建国、宪政治国的程序,对中国政治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造。政治的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它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闸门,是近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