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近代西方的代议制与中华民国的政治有许多不同,前者固然有民选的议员濫用权力的现象存在,但并没有像后者那样都变成了贪赃枉法的“猪仔”议员。与其说,近代中国政治的混乱是代议制所致,莫如说,是中国从未真正形成代议民主制度的缘故。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源是
A.中国没有实行直接民权B.代议制民主的社会基础发展不充分
C.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D.西方列强采取了“以华治华”的策略
2021-12-17更新 | 40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文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
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B.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
2021-06-15更新 | 5732次组卷 | 70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统计,1911年到1914年,全国新兴的公开党会多达628个,其中参与政治活动的约有312个。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末新政影响民国政治格局B.辛亥革命推动政党政治发展
C.实业救国促进民主革命进程D.共和观念提升国民参政热情
2021-04-02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11年10月10日晚8时许,武昌城内外枪炮齐鸣,起义在不经意间突然变成了现实。对此,有学者分析如表所示。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如表学者有关武昌起义的分析
辛亥这年清政府忽然宣布广州、四川,两湖商办铁路收归国有,实际是要将其卖给外国人,于是激起了保路运动。川汉筑路的钱,主要来自绅商、地主甚至农民阶层,政府既要收回国有又不将股金变现归还,因此酿成了民变暴动。为了镇压川民暴动,清政府遂从湖北调兵,如此造成武汉地区兵力虚空,这个时机被革命党人及时抓住了。
A.武昌起义爆发属于偶然事件B.历史叙述容易放大意外因素
C.辛亥革命发展过程极其复杂D.历史研究需要重视偶然因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国七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怀着痛苦的心情回顾以往的历史:“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宣告结束B.民主共和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没有办法开启民智D.专制遗毒导致了地方军阀割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