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临时约法》的制定机关参议院代表的广泛程度颇为不同:参议院到院议员人数为49人,其中同盟会成员占38人,占比为77.55%;有留学日本和欧美经历的为40人,占比81.67%;42名已知出生年份的议员中,40岁以下的议员有37人,占比88.10%,35岁以下的有30人,占比71.43%。这些人有革命的热情,有向西方学习的强烈愿望,在制定约法时,意见往往“高度一致”。

——摘编自陈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比美国1787年宪法更进步吗》

材料二   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了相当的行政权,而《临时约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

——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

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临时约法》制定者的构成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谈谈你认为国家进行政治制度顶层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根据材料三,概述西方学者对民国政体的评价。“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如何理解?
2022-10-0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6讲辛亥革命-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