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2023·江苏·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911年9月14日,文学社、共进会集会决定联合筹划起义事宜。会后,与会人士同感缺乏众望所归的领袖人物,决定派人到上海吁请黄兴、宋教仁等同盟会成员莅临武汉主持大计。同盟会内部因对武汉情势迟疑不决,相互推托,竟不能及时启程。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A.缺乏统一行动指挥B.领导集团具有历史局限性
C.缺乏广泛群众基础D.派系林立影响革命的进程
2023-11-17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2 . 南京临时政府实行“平和主义”外交政策,明确宣布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所借之外债”、“所让与各国国家、各国之个人种种权利”继续有效。这表明南京临时政府(     
A.继承清政府外交政策B.急于扩大统治基础
C.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D.对现实的必要妥协
2023-06-20更新 | 40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3届高三考前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章太炎曾是鼓吹“排满”最激烈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但他于武昌起义当日即致书满族留日学生,对自己昔日过激的言论深表歉意,同时表示清廷被推翻之后,“君等满族,亦是中国人民,农商之业,任所欲为,选举之权,一切平等,优游共和政体之中,其乐何似?”。章太炎民族观的转变(     
A.消除了满汉民族的隔阂B.适应了革命斗争的需要
C.引发了武装起义的浪潮D.反映了民族意识的萌发
2023-05-24更新 | 675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辛亥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