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______年3月11日颁布。
(2)目的:为防止袁世凯专权。
(3)内容
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______;国民一律______
②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______
③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______,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
(4)影响:实际上确立了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______性质的重要文件。
2022-10-3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8课辛亥革命(导学案)-【轻松教,快乐学】2022-2023学年纲要上讲知识培素养同步精品
2 . 中华民国的建立:__________________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______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______就此产生。
2022-10-3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8课辛亥革命(导学案)-【轻松教,快乐学】2022-2023学年纲要上讲知识培素养同步精品
3 . 必背要点
(一)政治
戊戌维新运动(1898、甲午战后、19世纪90年代末)
(1)背景:政治——________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加深;经济——19C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________力量壮大;思想——维新思想兴起,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2)序幕:公车上书;高潮:百日维新;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结果:失败
(3)失败的原因:①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________,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客观原因——守旧势力很强大③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④把希望寄托于没有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4)历史意义:对于________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了积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________体制。
义和团运动(1898)
(1)口号:________“扶清”具有爱国性质,但容易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放松警惕;“灭洋”表现出盲目的排外倾向,阻碍向西方学习。
(2)评价:积极性:具有强烈的________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局限性:存在明显的盲目________行为;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1)原因:甲午战后,列强妄图瓜分中国
(2)《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成为________:①划东交民巷为________;②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③改总理衙门为________,位居六部之上(政权的半殖民地化);
(3)影响:①政治:清政府沦为________,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进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②经济: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赔款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
③思想:________观念彻底崩溃;1905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4)认识东南互保:客观上维护东南地区稳定,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20世纪初:清政府:“清末新政”(1901-1905年)
(1)原因:
________________侵华的打击,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②梁启超鼓吹________,获得张謇等知识分子的相应
③革命思想和革命形势的发展,清政府借改革消弭革命
(2)目的:维护________的统治
(3)主要措施:
政治:减冗衙,修刑律,将总理衙门改为________,整顿吏治
经济:奖励________,振兴农业,1903年设立商部
军事:改革________,编练________
教育:1905年废________,广建学堂,鼓励________
(4)影响:客观上促进了________的发展,为民主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立宪运动”(1905----1911)
(1)原因:晚清政府政治上预备实行宪政的活动
(2)目的:遏制民主革命形势发展,维护________统治
(3)主要措施:
①是________改革,包括司法改革、教育改革,其核心是官制改革
②设立议会③实行地方自治
(4)结果:
①加剧了_____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清朝的覆灭。摧生了新的政治制度
②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的第一次“政治改革”,也是中国封建专制向“宪制”的和平过渡尝试
辛亥革命(1911)
(1)背景:
政治;①列强侵华加剧,民族危机加深:②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加剧了统治危机;
经济:甲午战后,________初步发展,________力量壮大:思想:西方启蒙思想传播,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2)准备:建立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契机:四川保路运动,抵制清政府铁路国有:
(3)过程:①1911.10,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②1912.1,建立________
(4)结果:1912.2,清帝退位,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④1912.3,颁布________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①目的:防止袁世凯________;②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________;③性质:________宪法性质
(5)意义: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________
政治:推翻了________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建立起________
经济:打击了________在华势力,为________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思想:传播了________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风俗文化: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________的藩篱。
辛亥革命的局限:①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________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②缺乏________的革命纲领;③不敢放手发动________;④缺乏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2022-10-30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六单元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适中(0.65) |
4 . 清政府灭亡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从________年到________年;
2022-06-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默写提纲06单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适中(0.65) |
5 .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________》,它的原则是主权在民________和责任内阁(解释责任内阁:________
2022-06-1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默写提纲06单元
6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________
2021-11-0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辛亥革命
7 . ________在英国等列强支持下,奉清政府命率军南下攻陷汉口、汉阳,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利用革命党人急于完成统一的愿望,诱使其展开和议
2021-11-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辛亥革命
8 . 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武昌起义爆发,成立________________为都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________为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诞生
________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________结束
④1912.2.15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防止袁世凯专权,1912年3月颁布《________》,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地位:实际上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
2021-10-1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8课辛亥革命-【备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精品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