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叶圣陶日记(节选,农历1911年十一月—十二月初)

辛亥年十一月二十日

近日割辫甚多。校中学生殆已割尽。然亦有一般人冥顽不灵,牢种奴性,死留此一条亡国之纪念物。自命为不肯与世推移者。

十一月二十四日

鄂江战事现正在停战时期之中,而北方又有遣使来议和之事。夫停战议和本须有不得已之势,现双方立于反对之地位,非战争不可以解决者也。且在民军之初意,非欲成一大民主国乎?则北虏未去,民主国未完全,何可和也?

十二月初七日

傍晚出《民国报》第二期阅之。既更阅《民报》。

我国革命之首倡者实推孙中山,昨日由美抵沪,沪上人士均喜跃如狂。

近日军饷非常缺乏,我校中同学可排演新剧,得资助饷。虽一粟之于沧海,然心可少慰矣。于闻之大喜,即欲编辑脚本,用时事而寓劝化之意。在苏演数日,更可周历各乡,可以广教育,可以集多金。

十二月初十日

选举总统一事为历史所未有,亦民国之光荣。街头巷角,高竖五色之国旗,而各学校亦停课一日焉。

十二月十二日

有浙军十数人,持剪刀行,途次见有辫者,辄剪去之。被剪者已数十人。愿为辫子作忠臣者多趋避焉。

——摘编自叶圣陶(1894—1988)日记《辛亥革命前后》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初辛亥革命有哪些史料价值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辛亥革命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将辛亥革命的研究推入一个新的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下表是近二十年来,学者们从中国革命历程的纵向角度和国外资产阶级革命的横向角度这两个方面对辛亥革命研究的部分成果。

学者著作观点
龚书铎《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纵横谈》太平天国、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英勇反抗斗争的组成部分,是其中最重要的三件事
陈锡祺、桑兵《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之间有着继承关系,辛亥革命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扫荡予以清政府的沉重打击,就不可能取得推翻清王朝,结束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制的巨大成就
张连起《论清末国策转移的背景和目的》没有清末新政的实行,就不会有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
章开沅《法国大革命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在思想方面、纲领方面和策略方面均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选一种),并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9-29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政治妥协在人类政治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政治离不开妥协。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国别事例材料出处
英国在西方民主政治中,妥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政治现象。它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英国人便承袭了典型的妥协传统钱乘旦《“说”与“做”的悖论一英国议会选举与政党政治解析》
美国美国宪法是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根据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王希《原则与妥协》
法国法国大革命后的近百年,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及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王希《原则与妥协》
中国通过民族、政治和权力这三大妥协,辛亥革命以较小的代价和低程度的震,推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较为顺利地达到了“不流血而贯彩共和之目的”制度变革的目标。辛亥革命的妥协之所以成立,一方面是卷入革命的各种政治势力发挥了政治智慧,另一方面更是因为革命的共和底线确立及其大势所趋所逼。国家没有陷入民族战争、领土分裂的局面。薛恒《辛亥革命中的三大妥协及其历史遗产》
选取上述材料中的两个典型事件,以“政治妥协"为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 .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研究】

材料   对辛亥革命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将辛亥革命的研究推入一个新的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近20年来,学者们从国外资产阶级革命的横向角度和中国革命历程的纵向角度这两个方面对辛亥革命作了相当程度的比较研究。

(一)横向的比较研究艾周昌撰文对亚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与辛亥革命进行了比较,他认为,辛亥革命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部分,对亚洲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起过一定的鼓舞和推动作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积极支持过亚洲各国的革命斗争;辛亥革命对于破坏欧洲在亚洲的统治起到了一定作用。章开沅将法国大革命与辛亥革命作了比较研究,认为,辛亥革命在思想方面、纲领方面和策略方面均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二)纵向的比较研究陈锡祺、桑兵对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作了比较研究,认为,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之间有着承继关系,辛亥革命如果没有太平天国革命的扫荡予以清政府的沉重打击,就不可能取得推翻清王朝、结束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制的巨大成就。黎仁凯则着重分析了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之间的重要区别,认为,孙中山发挥知识分子的优势,重视舆论宣传,利用知识分子指挥会党、策反新军是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的重要区别。

——摘编自张艳华/章慕荣《近二十年来辛亥革命研究综述》


对辛亥革命进行比较研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方法。请任选角度,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8-0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史料,完成任务

材料   近代中国虽然自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了社会转型,但是在整个晚清时期、由于统治者缺乏现代意识,缺乏足够的领导改革和促进社会全面转型的能力,致使社会各个结构的变化并不是互相协调和配套发展的,政治体制转型的滞后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事实证明,清朝统治者已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阻力。在这种局面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突破了社会转型中最坚固的环节:政治制度改革,促使政治结构迅速完成了转换过程。自此,中国进入政府主导下的主动现代化时期,从而使社会转型所需要的新结构得到发展与壮大,社会转型的速度明显加快。

——摘编自朱英主编《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2年初,清帝退位,民国诞生,“共和”终于降临这片深受专制毒害数千年之久的苦难土地。“共和”是怎么来的?有说是“革命”革出来的;也有说是“妥协”谈出来的;还有人说,革命以“共和”为理想,而“妥协”恰恰体现着“共和”的真精神。

——摘编自《1912:辛亥革命是一场极好的革命》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妥协”作为一个词,来自于英语“compromise”,这一词是由前缀“com”加上词根“promise”构成。“com”的含义是“一起”“共同”;而“promise”则表示“承诺”“应允”“约定”。作为名词的“妥协”,是指“通过各方做出让步而达成的一种协议或争端解决的办法,或是通过双方做出让步或调解而使彼此冲突的意见与行为达成一种中间状态”;作为动词的“妥协”,是指“通过相互让步来解决争端,通过接受低于所期望的标准来弱化自己名誉或原则”。

——田春《“妥协是政治的灵魂”

——政治妥协的理论解读》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事实是既定的,但是看待历史的角度则可以是变化和多样的,因而对同样的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比如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同样的,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失败了,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成功了。


请从以上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进行阐述。(要水,论点鲜明,阐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从其纵向文化心路考察:以务实变通为理念;以制度更新为取向;以科学思想层次为主目标。从其横向比较考察:以救亡图存为前提;以文化开放为思想构架;以注重国情为基础,以儒学理论为依据,立足本国国情,博取西方文化的精华而不照搬。从其内差异考察:政治认知的不同导致了每一阶段的知识分子对救亡图存意识上的差异;对“西学”认知的不同,导致了每一阶段的知识分子的“文化开放主义”理念的差异;归位于不同等的知识分子层的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导致了其文化政治行为的差异。

——摘编自王韵秋《关于近代以来中国几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反思》


根据材料信息,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点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般以为,革命是因为统治阶级“失道”“失人心”,社会矛盾激化到了无从解决的地步,民众才被迫揭竿而起的。这意味着革命是“发生”的,而不是“发动”的,是自然来临的,而不是人为制造的。其实革命发生的机制非常复杂,难以一概而论。有的革命是“逼”出来的,有的革命是“造”出来的,更多的革命恐怕是有“逼”有“造”,亦即朝野双方合“造”的。

——摘编自王奇生《高山滚石: 20世纪中国革命的连续与递进》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革命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结合中外历史上的一次革命,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