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辛亥革命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将辛亥革命的研究推入一个新的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下表是近二十年来,学者们从中国革命历程的纵向角度和国外资产阶级革命的横向角度这两个方面对辛亥革命研究的部分成果。

学者著作观点
龚书铎《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纵横谈》太平天国、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英勇反抗斗争的组成部分,是其中最重要的三件事
陈锡祺、桑兵《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之间有着继承关系,辛亥革命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扫荡予以清政府的沉重打击,就不可能取得推翻清王朝,结束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制的巨大成就
张连起《论清末国策转移的背景和目的》没有清末新政的实行,就不会有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
章开沅《法国大革命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在思想方面、纲领方面和策略方面均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选一种),并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 . 请从A,B两组中提取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并指出其内在联系并进行阐释或从整体上揭示AB两组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并进行阐释。
A: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要求:揭示联系准确,阐释合理,史论结合。
2021-04-1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1921年10月10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某一回革命。(要求:史实准确,表述清楚,条理清晰,层次 分明。)
4 . 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看,辛亥革命对社会转型的界标意义明显超过1840年的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

——摘编自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逻辑严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过去被认为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专制独裁政治,被宣布为罪恶的、黑暗的、“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公开声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是对以往政治是非的一个根本颠覆。过去被认为是卑贱的、可以任意生杀予夺的“愚民”“草民”,被宣布为国家的主人。这是对以往政治是非的又一个根本颠覆。这两条虽然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没有立即实现,但至少在法律上、观念上得到了认可,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对后来政治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十分深远。辛亥革命使人们迈出了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为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李文海《辛亥革命百年的历史思考》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辛亥革命的社会价值”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于辛亥革命,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很难否定它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意义。正如同盟会会员、杰出的教育家雷沛鸣所言,辛亥革命“不是单纯的朝代更替,反之,它是政治革命,依之,即以创造新政治秩序”,辛亥革命“虽以破坏为方法,却以建设为鹄的”。辛亥革命打碎了旧秩序,但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各方面新秩序的建立。因此,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化史上一块承前启后的重要里程碑,其历史意义和功绩不容抹杀

——摘编自张立方《现代化视野下的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现代化”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记者生活三十年》是民国著名报人陶菊隐根据三十年新闻采访的经历和见闻,在晚年写的自传体回忆录,于1918年在中华书局出版。本书以纪实的风格生动的笔法,记述了1912年至1941年中国的政治百态、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史料价值、表6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目录(部分)


——摘编自陶菊隐《记者生活30年:亲历民国重大事件》


请选取目录中一个或几个章节对应的某一重大事件展开历史叙述。(要求:章节目录与重大历史事件对应准确。史实正确,叙述通顺,评价合理,史论结合.)
2020-10-2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河北省联考2021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新高考)
8 . 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革命亲历者张知本口述)首义发生,其原因近果甚多。尤以是年三月黄花岗之役,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已博得全国同情,及同年七月因川省铁路国有风潮,激起遍地怒火。首义前数日,或汉有孙武之制造炸药失慎案,致革命党人名册被搜,清政府按图索骥,有一网打尽之可能。党人为势所逼乃匆促举事,清湖广总督瑞澄仓皇出走,革命党人遂不战而有武昌。

——摘编自沈云龙《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

材料二   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看,辛亥革命对社会转型的界标意义明显超过1840年的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

——摘编自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


(1)据材料一概括张知本所认为的武昌起义发生的原因。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二中“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的观点,写一篇小论文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150字左右)
9 . 美国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所著的《全球通史》中写道: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

从材料中作者所说的三次“大革命”中,选择其中一次进行说明(要求:观点理解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准确。)
2020-10-16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历史上有许多类型的事件,将其按照烈度划分,可分为保守和激进类型;将其按照影响划分,又分为进步和落后类型。



请列举历史上两件不同类型的事件,并解释你做出这种划分的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