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这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C.新文化运动期间D.辛亥革命期间
2 . 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思维导图,这说明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

A.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B.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D.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2016-11-27更新 | 1336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写道:“儒者三纲之说,为否伦理政治之大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此绝对不可能之事。……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据此可知,他的“最后觉悟”是
A.用白话文去代替文言文B.推翻清朝,维护民主共和
C.批判封建伦理纲常制度D.以俄为师,实现社会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17年,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中写道:“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学士文人对于颂扬功德、铺张宫殿田猎的汉赋和那思君明道的韩文、杜诗,还是照旧推崇……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字,也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这一思想的本质意图是
A.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B.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反对封建儒家伦理道德
D.促进青年人的思想解放
2016-11-27更新 | 457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6届江苏常州一中江阴南菁高中高三两校联考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新青年》自第2卷刊登通告:“自第二卷第一号起,新辟‘读者论坛’一栏,容纳社外文字,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同时,《新青年》第1到3卷每一号的封三都刊有《投稿简章》,明确提出“来稿无论或撰或译,皆所欢迎”。此举
A.宣告新文化运动开始
B.体现了兼容并收的原则
C.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D.大力弘扬了“五四精神”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几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

——张宏杰《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难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某学者把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程分为五个时期,其中一个是“西方文化主导时期”。这个时期应该是
A.1840~1860年B.1860~1894年C.1895~1920年D.1921~1927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