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向青年提出“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等六项希望。这些希望产生的政治基础是
A.新文化运动兴起B.辛亥革命的发生
C.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D.启蒙运动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科学被提升到思想解放的高度是近代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下列图片与之直接有关的是
A.B.
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陈独秀指出,“非谓孔教一无可取,惟以其根本的伦理道德,适与欧化背道而驰,势难并行不悖…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吾人只得任取其一。”影响陈独秀这认识的主要因素是
A.儒家学说毫无建树B.白话文普及的需要
C.民众思想急需解放D.北洋军阀混战割据
4 . 1918年,北大学生傅斯年上书蔡元培,建议将哲学由文科置入理科,破除“衡以(哲学)为空虚之府”观念:“实缘哲学人之文科,众多误会,因之以生;若改入理科,则大众对之,观念顿异,然后谋哲学与理科诸门课程上之联络。”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A.“科学至上”观念的流行B.人们普遍轻视人文学科
C.北大学科建设有待完善D.哲学救国成为普遍共识
2021-05-2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顶尖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宣称:“本志诋孔,以为宗法社会之道德,不适于现代生活。”陈独秀在此强调的是
A.宗法社会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
B.传统儒学难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C.应该理性看待传统文化的价值
D.西方文明推动了近代中国的转型
2021-05-20更新 | 346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2021届高三5月仿真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胡适在《新青年》中写道:提倡新思想的目的不是要取缔一切旧观念代之以西方观念,而是要培养一种批判精神,对于祖先的智慧要进行重新评价,评价的标准就是其是否依然适应今天的需要。由此可知,胡适意在倡导
A.借西方文化以取代传统文化B.依据国情探讨文化评价标准
C.批判旧思想以维护共和制度D.改造传统文化顺应时代需要
7 . 陈独秀认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就因为缺少这样一场文化思想上的革命。其云:“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纵一时舍旧谋新,而根本思想未尝变更,不旋踵而仍复旧观者,此自然必然之事也。”陈独秀意在强调
A.政治制度近代化具有局限性B.以民主科学救治当时政治上的黑暗
C.伦理觉悟是思想解放的关键D.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的思想武器
2021-05-0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4月调研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说:“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批评孔子、反对孔教、否定儒家纲常,其实并不是指向传统,而是针对现实。”材料中的“现实”是指
A.宣扬科学知识的需要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C.国人民主意识的提高D.袁世凯执意复辟帝制
2021-05-01更新 | 75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916年,有学者指出:“近年以来,吾国人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致……然自欧战发生以来,西洋诸国日以其科学发明之利器戕杀其同类,悲惨剧烈之状态,不但为吾国历史之所无,亦且为世界从来所未有。”此论意在
A.探寻新的救国路径B.反对尊孔复古逆流
C.抨击帝国主义战争D.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五四时期,李大钊指出:“要想使一个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问题,应该使这社会上可以共同解决这个或那个社会问题的多数人,先有一个共同趋向的理想、主义,做他们实验自己生活上满意或不满意的尺度。”在此李大钊强调了
A.利用科学理论提高民众觉悟B.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组建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D.民主科学的进步潮流
2021-04-19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