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近代某时期,曾集中出现许多以“新”字开头的刊物。如《新青年》《新社会》《新教育》《新妇女》《新学生》等,有数十种之多。由此可推知,当时
A.民主革命的呼声高涨B.民众期盼民主和平建国
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D.学界重视改造国民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朝代更迭”。胡适认为文言文束缚人的思想观念和个人自由。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文学革命”意在
A.实现文学的创新发展B.以文学形式开展反封建斗争
C.摆脱旧文学体裁限制D.变革文学形式扩大社会影响
2022-01-17更新 | 450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近代中国某思想家说“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位思想家
A.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的理论
C.领导中国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D.是近代中国激进民主主义者的杰出代表
4 . 1902年,梁启超在其《新中国未来记》中站在数十年后的盛世向回看,反思中国走过的道路:1904年,蔡元培在其《新年梦》中畅想主人公在新年穿越到数十年后的未来,见识了国力强盛、社会繁荣的新中国,此类作品在20世纪初蔚然成风。这些作品
A.表明了走向共和的决心B.表达了改造社会的心望
C.批判清政府的腐败无能D.指明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6年胡适撰文指出“今日所需,乃是一种可读、可听、可讲、可记的言语。要读书不须口译,演说不须笔译;要施诸讲坛舞台而皆可,谓之村妇孺而皆懂。”胡适意在
A.批判封建伦理B.否定传统文化C.推动文学革命D.提升平民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16年,陈独秀在某文中指出:“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陈独秀旨在说明
A.民众觉悟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B.国民党的一党专制独裁不得人心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需与民众结合D.中国不具备推行民主政治的条件
2021-11-09更新 | 1465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前期新文化运动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8 . 陈独秀指出,“政党政治的缺点日益暴露,已沦落为高效率的夺权工具”,“自一九一六年始,世界政象,少数优秀政党政治,进而为多数优秀国民政治”。据此推知,陈独秀
A.要求改变新文化运动方向B.推崇国民参政的民主政治
C.反对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D.认为政党政治背离了时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新文化运动期间,《新妇女》《妇女评论》《劳动与妇女》等报刊不断涌现,“英雄”“她”等新词汇也流行一时。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
A.推动了白话文的全国普及B.主要探讨男女平权的问题
C.冲击了传统的思想与道德D.重视社会问题的根本改造
10 . 1919年3月,蔡元培说,北大不但未提倡“铲伦常”,而且提倡“父子有亲,兄弟相友,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言仁爱、言自由、言秩序、戒欺诈”。据此可知,蔡元培
A.肯定了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B.改造北大以服务政府的要求
C.主张以儒学为主兼容其他思想D.认识到西方文化存在的缺陷
2021-09-04更新 | 240次组卷 | 35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