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扶持清废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B.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要有一个渐进过程
C.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艰难曲折
2023-12-25更新 | 159次组卷 | 42卷引用:天津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建立他的独裁统治,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的具体体现为( )
①出卖维新派②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③接受“二十一条”   ④宣布成立中华帝国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④
2023-12-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下图所示杂志创办于1915年。它的创办标志着(     

《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A.戊戌变法开始B.义和团运动爆发
C.辛亥革命爆发D.新文化运动开始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胡绳武、金冲及《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辛亥革命》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


(1)依据材料一,指出“皇帝被打倒”的历史事件及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15年,中国人民因反对“二十一条”再度兴起的抵制洋货运动,于1919年达到高潮。这场运动
A.奠定了辛亥革命的基础B.阻止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推动了民族经济的发展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兴起
2021-02-2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2020-06-01更新 | 510次组卷 | 78卷引用:天津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读“中国进口货物来源国家所占百分比”表,可以看出
年份英国日本美国
1871—187334.73.70.5
1901—190315.912.57.1
191316.520.46.0
19199.536.316.2

——资料来源《剑桥中国晚清史》等


①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总量逐年下降   ②日本逐渐成为主要侵华国家
③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列强之首   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0 . 某中学学生在研究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时,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他们对这句话中“变”的内涵产生了争议。甲说:“这里的变就是要变革教育制度。”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政治制度。”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思想观念。”丁说:“你们都不对,这里的变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四人中观点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