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下列四位历史人物:张謇、荣宗敬、周学熙、蔡元培。某同学进行分类中将其中三人归一类他分类的标准是(    
A.勇于学习西方的先行者B.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
C.著名的近代爱国实业家D.倡导政治革新的改革家
2024-03-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08-20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2024-03-14更新 | 54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B.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2024-03-14更新 | 51次组卷 | 103卷引用:2011年四川省乐山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4 .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扶持清废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B.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要有一个渐进过程
C.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艰难曲折
2023-12-25更新 | 159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4届山东枣庄市滕州一中高三10月第一次单元测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服装是一整套文化的象征系统,它所反映的历史与时代精神是服装作为符号的本质内涵。下列关于中国服饰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时改良旗袍成日常着装
B.中山装广泛吸收了欧美服饰优点
C.西装在甲午战争后逐渐传入中国
D.连衣裙等苏式服装在近代受青睐
6 . 1912年秋天,一个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写道:“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这反映了
A.剪辫易服难以推广B.变革心态新旧杂陈
C.传统习俗不能改变D.西方习俗深入人心
2021-08-2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发布的趣旨称:“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民之治,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该材料可以用于证明
A.共和政体保证国内的公平竞争B.民国成立激发中国的工业革命
C.民主共和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D.实业团体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2021-08-2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四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阅读材料一,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英国德国法国
总值指数总值指数总值指数
191396910944100283024031005299517100
1914105207580108.51669694558.9495147193.4
19175198918553.6230916043.6
19184989029351.5156885329.6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021-05-1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注:1917年上海厂开工后的产品销售量未计入)。导致图中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B.国际形势的变化
C.国民政府政策的推动D.企业的技术改进
2021-04-19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清华学校赴美留学所学专业人数统计表,该表反映了
A.近代工业发展的迫切需求B.清末新政促进教育现代化
C.国民政府与美国联系加强D.弃医从工风潮的蓬勃兴起
2021-01-13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