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8 道试题
1 . 民国时期所编《阜宁县新志》列出了23种职业,其中包括公务员、教员、律师、工程师、会计师、医生、记者、电务员、邮务员、商人、渔人、矿工、工人、军人、警察、伶人、杂业等。“农中有士,商中有士,工中有士”的局面成为现实。上述职业构成表明(     
A.社会结构多元化加强B.小农经济趋于解体
C.生产分工日益精细化D.民众生活水平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据统计,仅1919年和1920年新创办的杂志有近百种,1921年全国共有各类期刊584种;各种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主要得益于(     
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B.知识分子的普遍觉醒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革命政党势力的扩大
2024-05-3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肇庆市龙涛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三模冲刺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20 年2月浙江爆发的“一师风潮”,缘起于浙江教育厅不顾学生反对撤换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经亨颐一事。经亨颐主张改革国文课教学,支持传播新思想,创办进步刊物,成为浙江“主持文化运动的中心人物”   4月17日,“一师风潮”终以学生的胜利而告终,全校复课。这表明当时的浙江地区(     
A.民主与科学的观念被普遍认同B.引领了全国的教育改革
C.新文化运动成果得到继承发展D.民族民主意识不断觉醒
2024-05-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二)历史试题
4 . 依据此表,可以得出(     
1911—1923年日本自行车输入中国状况表
年份19111914191719201923
总值(单位:关平两202094815410091718189666417
占中国进口比19.76%31.80%71.8%52.62%19.10%
A.日本长期独占了中国商品市场B.群众性反日斗争效果不明显
C.数据变化与国际局势密切相关D.中国民众出行方式根本改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所示为1916~1923年青岛部分日资纱厂设立详情。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工厂名称所属公司设置/开工时间注册资本额职工设备年产量
内外棉纱厂
(银月纱厂)
内外棉株式会
社青岛支店
1916.07/
1917.12
3300万日元464纱锭98800枚棉纱51800件
大康纱厂大日本纺织
株式会社
1919.07/
1921.10
5200万日元3557纱锭4万余枚
织布机150台
棉纱65520件
棉布82500匹
隆兴纱厂日清纺绩
株式会社青岛
1921.10/
1923.04
2700万日元1101纱锭26360枚棉纱20400件
A.外资垄断中国棉纺织业B.山东经济深受资本输出影响
C.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D.自然经济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6 .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出版有约500家报馆,其中北京有50家,上海15家,汉口6家。1915年后,北京报纸数目为20家左右,上海减到5家,汉口仅剩2家。1912年以后的两年之中,全国报纸发行总数也由4200万份减到3900万份。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尊孔复古思想盛行B.新文化运动影响有限
C.帝制复辟活动加强D.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2024-05-16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三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0 年2月浙江爆发的“一师风潮”,缘起于浙江教育厅不顾学生反对,撤换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经亨颐一事。经亨颐主张改革国文课教学,支持传播新思想,创办进步刊物,成为浙江“主持文化运动的中心人物”。4月 17日,“一师风潮”以学生胜利告终,全校复课。这表明当时浙江地区(     
A.引领了全国的教育改革B.民主与科学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同
C.民族民主意识不断觉醒D.思想解放运动成果得到继承发展
2024-05-15更新 | 5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所示是《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1918年10月15日)的目次。这反映出当时新文化运动(     

A.专注于学问而避谈时事B.倡导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猛烈批判封建伦理道德D.思想传播出现了新动向
9 . 20世纪初,在侨乡广东开平的壁画中,火车、飞机和钟楼常作为装饰元素。画面中奔驰的火车、象征精确计时的钟楼,与河流、田野、村落相得益彰。

开平赤坎镇民居壁画
壁画反映了(     
A.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B.民众时间观念加强
C.欧美艺术的广泛传播D.半殖民地色彩浓厚
2024-05-13更新 | 30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10 . 如图所示为1893—1920年生产资料进口在整个中国进口总值中的比重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国(     

A.民族工业生产能力有所发展B.轻重工业失衡局面得以改变
C.日益成为列强的消费品市场D.对外贸易逆差局面日益扩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