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4 道试题
1 . 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针对是否恢复《临时约法》,各派主张如下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代表人物主张
孙中山庶事改良,或难骤举,至于规复约法,尊重民意机关,则惟一无二之方,无所用其踌躇者
梁启超恢复旧约法和旧国会


段祺瑞
反对恢复民元约法,主张暂以民三约法为行政标准,要求各省派代表组织“修正约法委员会”以产生一部折中约法
冯国璋恢复民元约法和旧国会,以表示对立
A.约法之争是北洋派系之争的核心B.民主共和理念得以广泛传播
C.党派激烈竞争推动政党政治发展D.政治民主化进程任重而道远
2024-05-3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18年1月,胡适、陈独秀等人编辑《新青年》时,开始用白话文发表文章。随后,陈独秀等人创办白话刊物《每周评论》,北大学生傅斯年等人创办《新潮》白话杂志。五四运动中,“以白话行文的定期刊物,遍于全国”,共有四百多种。这表明,此时(     
A.民主科学成为社会共识B.白话文完全取代文言文
C.新思潮的社会影响扩大D.国民精神改造任务完成
3 . 如图所示为1893—1920年生产资料进口在整个中国进口总值中的比重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国(     

A.民族工业生产能力有所发展B.轻重工业失衡局面得以改变
C.日益成为列强的消费品市场D.对外贸易逆差局面日益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五四新文化运动又被称为近代中国的“文化启蒙运动”,它是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在革命探索中的文化反思。其第一步是开启民智民力,以大量文化给养为普通民众赋能。这也是文化民主觉醒并发挥巨大作用的过程。这次文化民主觉醒旨在(       
A.破除传统束缚实现思想启蒙B.根除制度近代化存在的顽疾
C.消除知识分子救亡图存分歧D.高擎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旗帜
2024-03-24更新 | 132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6年召开的法权会议是北洋政府通过外交途径撤废治外法权的一次尝试。会上北洋外交家主张撤废治外法权这一严重伤害中国主权的外人特权。虽然未能实现撤废治外法权的初衷,但确立的一些涉外原则,也为后来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奠定了法理基础。这表明(     
A.近代主权意识萌发B.北洋政府具有国际法视野
C.外交自主权的实现D.反帝反封建成为社会共识
6 .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B.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2024-03-14更新 | 51次组卷 | 103卷引用: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图呈现了近代某一时期中国面粉进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单位:包)。该时期是(     

A.1895-1902年B.1914-1921年
C.1927-1934年D.1942-1949年
2024-03-12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甘肃临洮人牛载坤在张掖路的“正本书社”坚持售卖,一直延续至1920年1月,使兰州新青年受到了一定的思想洗礼。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起到思想解放的重要作用B.使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
C.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D.极力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
2024-03-07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9 . 1917年,胡适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提出:“不模仿古人”“不用典故”“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等八项主张;并指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胡适的这一主张旨在(     
A.通过文学改革助力国家革新B.推动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
C.强调文学应反映大众的生活D.促进国人文学素养的提高
10 . 孙中山指出:“袁氏未去,当与国民共任讨贼之事;袁氏既去,当与国民共荷监督之责,决不肯使谋危民国者复生于国内。”这说明孙中山(     
A.具有强烈的排外情绪B.不主张反对袁世凯
C.极力维护民主共和制D.率先发起护国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