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某同学在学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时,用表格的形式分五个部分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其中第四部分缺失。这一“缺失”的部分应是(     
第一部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
第三部分民主共和,三民立宪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柳暗花明,以俄为师
A.中西会合,师夷长技B.欲变社会,先变思想
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
2024-06-0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22年,美国人在上海创办的《密勒氏评论报》展开主题为“中国当今十二伟人”的问卷调查。如表为该报公示的“前12名”名单及得票情况。有关投票结果说明,当时(     
排名姓名得票数排名姓名得票数
1孙中山13157王正廷925
2冯玉祥12178张謇915
3顾维钧12119阎锡山724
4王宠惠111710余日章703
5吴佩孚99511黎元洪671
6蔡元培96912胡适613
A.思想领域呈现多元并存局面B.专制思想仍束缚国民头脑
C.美国报刊积极引导中国舆论D.追求民主共和成国人共识
2024-05-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齐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考前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新青年》中对民主观念类词汇(含民主、民治、德谟克拉西等)评价倾向频度数据,数据反映了(     
卷数正面评价中性评价负面评价合计
1915.9—1918.685633151
1918.7—1921.422412558407
1921.5—1926.795180703978

——摘自金观涛、刘青峰《中国近现代观念起源研究和数据库方法》

A.破除封建礼教,提倡民主与科学B.进行社会变革,倡导个性解放
C.国际因素影响民族救亡道路选择D.关注西方民主,建立共和政体
2024-05-1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塑造新国民的文化救亡运动。该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       
A.主张君主立宪B.提倡民主与科学
C.倡导国共合作D.宣传马克思主义
2024-05-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初创刊于北京的《启蒙画报》,创作了很多或长或短的歌谣,再配上或精或粗的图像,以吸引少年儿童的阅读。下图是其中的一幅——《渔儿乐》。这表明当时中国知识界(     

A.初步意识到海洋开发的重要性B.极力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C.注重引导少儿认识探索世界D.开始加大寓教于乐宣传力度
2024-05-13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中华民国成立伊始,参议院通过决议,全国军队编制为五十个师,军队数量总额为50万人;五四运动前后,据相关部门调查,全国军队保守估计也有150万人。这反映了(     
A.袁世凯为称帝扩张军队B.民国军队的近代化成果显著
C.封建割据军阀扩充势力D.民国政府积极抵抗外来侵略
2024-05-13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康有为认为“每世之中又有三世焉,则据乱亦有据乱世之升平、太平焉,太平世之始亦有据乱、升平之别”;孙中山以“世界大同”来表达自己的最高社会理想;李大钊认为“经济的构造,依他内部的势力自己进化,渐于适应的状态中,变更全社会的表面构造……有许多事实可以证明这种观察事物的方法是合理的”。由此可见,他们都(     
A.彻底否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B.试图营造民主革命舆论
C.受到西方民族观念的影响D.注重探索社会发展规律
2024-05-1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世纪20年代出现一批探讨人类社会进化历程的作品,如蔡和森的《社会进化史》、张伯简的《社会进化简史》等,这些著作分析了从原始社会到近代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和不同特征,重在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反映了(     
A.学术与时代紧密互动B.进化论成史学主流思想
C.救亡图存方式的转变D.社会科学研究突飞猛进
9 . 20世纪初,章太炎在北京《顺天时报》上刊登《征婚告白》,要求女方通文墨,精诗赋互相平等,夫死可嫁,亦可离婚。刊出以后,赞同者有之,挖苦讽刺者更是大有人在。这反映出(       
A.民主观念的传播颇为艰难B.内地民众思想保守陈旧
C.近代报刊的影响非常有限D.传统社会观念受到冲击
2024-04-3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如图为1919年《晨报》“劳动节纪念”专号发表的头题文章(节选)。该文章旨在(     
人类在社会生活上有三大基本的权利。
第一是生存权。第二是劳动权。第三是劳动全收权。……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能够保障这三种的权利,才算是完全的社会。……
我们要得这三种的权利,非先改造完全的社会不可。
A.推动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进步B.倡导积极向上的劳动观念
C.强调改造社会是生存的前提D.动员民众参加国民大革命
2024-04-30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