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 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2019-01-30更新 | 2326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2-201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如图所示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2018-09-10更新 | 1140次组卷 | 24卷引用: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反映了近代上海交通业的发展和变迁,据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
时间(年)人力车(辆)马车(辆)轿子(乘)马(匹)脚踏车(辆)机器脚踏车(辆)汽车(辆)公共汽车(辆)有轨电车(辆)
1889698454491100000
19261460000034591943764172922

注:1889年数据系三天平均,1926年数据为两天平均,所通行的车辆中货车未被计入。
A.人们在上海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是汽车
B.上海的畜力交通已为电气化交通所取代
C.人力车是上海唯一沿用下来的交通工具
D.人力车的大量存在阻碍公共交通的发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

材料三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四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何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下图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
2017-07-18更新 | 4149次组卷 | 99卷引用: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直堪递,抑女权,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
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
C.婚俗中西合壁土洋结合
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
2017-04-17更新 | 1698次组卷 | 33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有人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中标注了五个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时间点。据此分析,这五个主要时间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主动学习欧美生产技术
B.列强侵略客观上发挥了作用
C.经济发展环境有所改变
D.民族经济自身优势得到展现
8 . 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2016-11-27更新 | 123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民国元年至十年,政争兵乱,无年无之,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各省军人官吏不仅不能提倡保护其省内之实业,且加之以削剥摧残;故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幸而欧战发生,吾国工业乃得千载难逢之自动发展机会。欧战既终,险象即生,吾国工业因参战所得之利,能永久存在不为昙花一现者,窃恐甚少也。

——摘编自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平衡。统计出的9个华资占比重较大的行业,一般的发展速度在12%~13%之间。这个增长率比之初步发展时期,并不更高,大战时期“黄金时代”之说,更多是指利润优厚,非必指增长速度。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2~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20年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6-11-27更新 | 1831次组卷 | 19卷引用: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