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据《1921年浙江社会经济调查》记载,在浙江与上海的内河运输中,“小轮船除运载旅客外,还拖带货船,但运输的货物以上海过来的为多,从湖州到上海的极少,有时往往空船返航”。对该记载解读正确的是(     
A.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生产繁荣B.内河航运加强东西部的联系
C.城乡交流促进民族工业产生D.新式交通便利工业品的销售
2 .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公司)1912年获利4万余元,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是(     
A.中外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024-05-2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1928年《申报》记载:“三十年前凡届新年,官场士绅商贾贺年之时,无不戴顶穿靴(民国)后,至新年熙来攘往大都便服,而穿大礼服、常礼服以贺阴历年节者,实十不得一也。”这表明,民国初年(     
A.封建陋习遭到荡涤B.民众生活条件改善
C.社会习俗发生变化D.生活方式明显西化
2024-05-1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市高新中学,安中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典当行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金融机构。典当最早称为“质”,《说文解字》意为“以物相赘”,“以物质钱”。在古代中国,典当业是维持农业、手工业的再生产和解决生活急需的重要工具。随着商业的繁荣,对外贸易的发达,唐都长安西市形成了中国最早的金融市场,如柜坊经营收受存款,保管财物,质库经营抵押放款。宋代城市化水平提高,典当成为正式行业,高宗曾下诏:凡开设典当者得授以朝奉郎官衔,并免除捐税徭役,“朝奉”从此成为人们对典当从业者的尊称。明清时代,随着徽商、晋商等商帮的兴起,典当业成为最热门的行业,遍布通都大邑,《明实录》记载:“今徽商开当。遍于江北,赀数千金,课无十两。”

——据《中国古代金融业》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银行进行经济侵略。19世纪中叶起,一些进步之士认识到自办银行的重要性,认为自办银行可以“杜洋商之挟持,以挽外溢以足国”。甲午战争后,金融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批民办企业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资金和存汇等服务。诸多因素,使得第一家本国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于1897年建立。1905年后,户部银行、交通银行等官办与私营银行渐次开立。本国银行成立后,票号官款汇兑和埠际汇款等业务逐渐被分流,票号的经营日渐艰难。辛亥革命后,为了振兴实业,政府陆续推行了一系列发展银行业、健全银行制度的则例、法令。但各军阀为了筹集军费,通过银行大肆发行公债。银行进行公债投资牟取暴利,反而对民族工业的贷款微不足道。十余年间,有200多家银行先后成立,银行业呈现出虚假的繁荣。同一时期的票号则因转型失败而彻底衰落。

——摘编自周建波《银行、票号兴替与清末民初金融变革》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典当行的主要职能,并概括推动中国古代典当业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民初中国本土银行产生发展的影响。
2024-05-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模拟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西周成玉时的青铜器《何尊》铭文。魏晋时期将“中国”与“华夏”两词融合,“华夏”之称逐渐演化为“中华”。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等

材料二   1902年梁启超提出近代“中华民族”概念,认为中华民族是由中国境内的多个民族共同构成的,强调在中国主权和治权范围之内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明确提出“民族主义”这一概念。辛亥革命后,在边疆分裂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提出了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主张。1917年李大钊强调“今后中国的汉、满、蒙、回、藏五大族,不能把其他四族作那一族的隶属”。他号召把中国复兴之希望放在“朝野爱国诸同胞”身上。

——摘编自孟成全《论李大钊的中华民族观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至魏晋时期从“华夏”之称演变为“中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族”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12-1917年“中华民族”内涵发展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民族”内涵发展的历史意义。
2024-01-2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8年,钱玄同的《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发表在《新青年》上。文中指出汉字在学与用上诸多缺陷,并说汉字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他主张先废除汉字。陈独秀赞同其废除汉字改用罗马字母的方案。鲁迅认为人类未来最终会使用同一种共同语言,当前文字简化与拼音化是为之后世界语的使用提供基础与准备。他的《阿Q正传》中主人公的命名上出现字母的使用,是对汉字拼音化的一种回应。然而,作家巴金在他的《病中集·汉字改革》一文中指出:“我年轻的时候思想偏激,曾经主张烧毁所有的线装书,今天回想起来实在可笑。”如果汉字走向拼音化,“这样我们连李白、杜甫也要丢掉了。”这种充满历史感的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值得我们深思。

——摘编自刘婷《时代的神智—汉字形与意的思辨》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汉字拼音化所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7 . 据史料记载,1645年和1912年当权政府各颁布一则社会改革法令,法令颁布后民间均流传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口号。该口号的两次流传中(     
A.民众受影响的思想观念相同B.民众对法令的立场态度相同
C.民众所不满的政权主体相同D.民众所追求的政治利益相同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1913年《江苏省实业行政报告书》记载,无锡农业总户数142134户,其中养蚕户142005户,占99%。桑园占耕地面积的20%,家家栽桑,户户养蚕。整个近代,无锡的蚕桑业为“江苏全省之冠”,在乡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表明近代无锡(       
A.家庭副业占据主导地位B.传统的小农经济彻底瓦解
C.乡村经济呈现转型特征D.纺织业成为政府支柱产业
2024-04-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四)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是礼仪之邦,传统的相见礼为疏拜礼,拜神佛、天地、君主、上级、父母长辈等均用此礼,这种旧礼制浸透了封建等级观念和伦理规范。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对旧礼制进行改革。当时铁路沿线地区不少县志上都有记载:“民国以来,相见均行脱帽鞠躬礼,而长揖、请安之俗遂废。”随着铁路的延伸,西式婚礼不仅在上海、广州等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多的城市中推广,铁路沿线的乡镇及农村,推行文明婚礼的也逐渐增多。如南满铁路线上的铁岭县,“近年又多行文明式结婚。延里中之长者为证婚人,设礼慕于堂,并设证婚人、介绍人、男女主婚人及男女来宾位次……证婚人展读证书,为之(新婚夫妇)交换饰物,新郎新妇行相见礼,随盖章,证婚人等依次盖章,作乐,唱歌,礼成”。在婚俗方面,沪宁铁路“路局中人为了人情味和生意眼”,率先推出“蜜月车”,把车厢“装饰得花团锦簇”,并尽量为新婚夫妇提供方便。

——摘编自张之敏《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社会文化史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
2024-01-3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礼仪之邦,传统的相见礼为疏拜礼,拜神佛、天地、君主、上级、父母长辈等均用此礼,这种旧礼制浸透了封建等级观念和伦理规范。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对旧礼制进行改革。当时铁路沿线地区不少县志上都有记载:“民国以来,相见均行脱帽鞠躬礼,而长揖、请安之俗遂废”。随着铁路的延伸,西式婚礼不仅在上海、广州等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多的城市中推广,铁路沿线的乡镇及农村,推行文明婚礼的也逐渐增多。如南满铁路线上的铁岭县,“近年又多行文明式结婚。延里中之长者为证婚人,设礼慕于堂,并设证婚人、介绍人、男女主婚人及男女来宾位次……证婚人展读证书,为之(新婚夫妇)交换饰物,新郎新妇行相见礼,随盖章,证婚人等依次盖章,作乐,唱歌,礼成”。在婚俗方面,沪宁铁路“路局中人为了人情味和生意眼”,率先推出“蜜月车”,把车厢“装饰得花团锦簇”,并尽量为新婚夫妇提供方便。

——摘编自张之敏《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社会文化史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发生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