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单元综合与测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阅读教材P113-118,完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知识表格填写。

新象北洋1
总述分述
政治:
反专制斗争

经济、社会:
民资发展;
日本独霸;
新旧并存;

文化:
新文化运动

启示:

2022-08-2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材料一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为中国带来的“前无古人的变化”。
(2)根据史料二,概括这种政体失败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的含义。
(3)史料一和史料二对“民国”的评价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
2022-08-20更新 | 35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结合以下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材料一:


材料二: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同盟会,早已处于十分涣散的状态,内部“意见不相统属,议论歧为万途”,起不了领导革命的作用。

——李侃 等《中国近代史(1840-1949)》

材料三: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教材p111:2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就这样落到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

2022-08-2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4 . 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对其进行合理评价。

第一章 总纲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人民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

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

第三章 参议院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五章 国务员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 法院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2022-08-2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5 . 阅读教材P108-112,完成辛亥革命知识表格填写。

辛亥革命
总述分述
筑梦共和:
三民主义

走向共和:
民国约法

印象共和:
功过参半

启示:

2022-08-2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6 . 北洋军阀:①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后,逐步建立起_______的独裁统治。②以____为首的革命党人为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进行了不懈斗争。③这一时期,___________使中国的________得到___发展机会。④1915年,以____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动了反封建、倡导________的新文化运动。
2022-08-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7 . 辛亥革命:随着清政府_______的加深,资产阶级领导的______运动在全国迅速广泛地开展起来;1911年10月______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这场革命推翻了_____,结束了______,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法令。其中,以_______________最为重要。
2022-08-2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关于辛亥革命时的“大妥协”的问题。

材料       19111912年间以南北议和、清帝逊位和南北政府融合构成“大妥协”……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喻大华即指出,《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这一妥协避免了列强干涉、内战和国家分裂,维护了民族团结,具有积极意义。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材料对辛亥革命“大妥协”的两种评价,你同意哪一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2022-08-19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关于袁世凯是窃取、篡夺还是合法取得辛亥革命果实的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到袁世凯手里。

——《中外历史纲要》上P111

材料二   窃取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却梦想恢复帝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关于袁世凯获取临时大总统途径的叙述有何差别?你认为出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革命党人同意让出政权,袁世凯则答应逼清帝退位并赞同实行“共和”。……袁世凯在得到南方革命党人同意让权的确切保证后,立即对清帝实行逼宫。授意段祺瑞等北洋将领联名通电,要求实行共和,否则,将率军进攻北京。(1912年)212日,清帝宣布接受优待条件,正式退位。……次日,袁世凯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辞职。2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史卷》


(2)请以材料三为依据,评价袁世凯获取临时大总统的途径?
2022-08-19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判断题 | 容易(0.94) |
10 .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内的继续
2022-08-1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