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单元综合与测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则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些现象说明
A.维新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性质相反B.封建伦理道德日益阻碍社会进步
C.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D.儒学适应不同时期思想解放需要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2020-11-18更新 | 21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主观题专项突破十年分类-专题01背景类主观题
3 . 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梦想。近代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材料一   治国之道,在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李鸿章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洋务运动的思想主张、目的以及实践活动。

材料二   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经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1904年8月31日)


(2)阅读材料二,指出材料中的“几根小柱子”具体指什么?概括材料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说明孙中山为此所进行的努力。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导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为了建立光明的世界,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有哪些影响?
2019高一·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如图是民国时期的集体婚礼照片,读图可知当时

①文明新式的婚礼获得一定认同
②青年择偶标准趋向一致化
③西方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之中
④婚姻自由成为社会的共识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5 . 1910年2月,广州新军发动起义;4月,长沙发生抢米风潮,几万群众捣毁米店,烧毁巡抚衙门,捣毁外国洋行和教堂,终于迫使清廷妥协;10月,立宪派发起第三次国会请愿运动。这些现象表明
A.晚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B.清末新政引发群众不满
C.民族矛盾引发社会动荡D.群众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图呈现的民国初年纺织业的发展情况与以下哪一因素密切相关
A.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B.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办厂限制
C.洋务派大力投资和兴办新式企业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7 . 新文化运动时期,除了批判封建礼教和重义轻利的传统价值观外,一些知识分子还对不讲卫生、缠足、懒惰、奢侈、贪腐、不诚信等社会行为进行了批判。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具有直面现实的批判反思精神B.绝对肯定西方文明的价值
C.体现绝对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D.促进近代政治格局多元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材料 荣宗敬(1873 — 1938年)和荣德生(1875 — 1952年)两兄弟生于江苏无锡西乡荣巷, 是近代中国杰出的实业家。荣氏兄弟于1896年以广生钱庄发家起步,在1899年荣德生赴广东 三水河口厘金局任总账。广州的所见所闻所学对他思想产生很大冲击,最终走向了一条实业 救国之路,决定试办一家面粉厂,为此虚心求教、各方奔走并考察国内外面粉厂。1902年他们 创办保兴面粉厂,从1912年至1921年,所经营的面粉厂达到12家,拥有粉磨301部,日产面粉 能力7.6万包,十年间扩张了 24倍,占当时全国民族资本面粉生产能力的31.4%,因而荣氏兄 弟获得了''面粉大王"的桂冠。进入20年代以后,他们在继续扩张企业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 花在了企业内部管理的革新上,并且提高工人福利。还在地方上出资创办大公图书馆及铺桥、 修路、建筑园林。然而30年代中期,荣氏企业遇到了空前的困难,特别是1937年8月13号战 火波及上海及江南地区,荣氏企业当即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摘编自《近代民族工业的巨子荣宗敬、荣德生》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荣氏两兄弟取得“面粉大王”桂冠的历史机遇。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荣氏兄弟实业之路的主要因素。
9 . 如表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数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上表反映出

A.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B.民族工业数量少且规模小
C.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D.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10 . 近代中国思想急剧变迁,新陈代谢中充满新与旧的碰撞、调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   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轻刑薄赋,奴隶之幸福也;……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

材料三   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是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

材料四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确立儒家的身份?学术界有以下两种主张:①儒家是治疗现代文明弊病的良方,重建中华文化的核心;②儒家总体上已不适应现代民主法制制度,但在社会生活中还可以发挥一些作用。

——据余英时等著《不确定的遗产》整理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有何具体体现?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陈独秀的基本主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理解“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
(4)你同意材料四中的哪一观点?请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以“现代化进程中儒家身份的确立”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50字左右)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