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华北沦陷后,日伪政权在沦陷区开设“交易场”,规定所有农产品按其所定价格及等级进行场内交易。1942年后,农产品由日伪行政机关、新民会、军警宪特以暴力与武力手段强行收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华北人民反抗激烈B.百团大战沉重打击日军
C.日本物资危机加剧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2023-06-21更新 | 2003次组卷 | 12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强化物资管制
2019-01-30更新 | 6803次组卷 | 94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20世纪30年代以前,大连港以进口砂糖、面粉、纤维制品等物资为主,出口豆制品、煤炭、生铁等物资。从30年代中后期开始,五金机械类(包括石油)等生产器材的进口急剧上升,针对英美等国的物资出口出现明显萎缩。其主要原因是
A.英美等国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东北成为日本战争物资供给基地D.洋货受到东北传统农业经济抵制
2021-05-22更新 | 1089次组卷 | 15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202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40年10月至次年5月,兴亚院青岛出张所(日本驻青岛领事馆)多田武雄向伪市公署“赠送”日文图书1677册,并出资“援助”编辑《小学儿童日本语作文集》,所赠图书全部被分派到伪政权设置的图书馆、新民教育馆和市区各中小学。日伪政权此举意在(       
A.颠覆抗日民主政权B.提高青岛国民教育水平
C.借助文化手段侵华D.消弭根据地人民的反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日本侵华时期,日军在沦陷区既发行日本公债也发行伪政权公债。仅1939年,日军在华北就发行过八次公债。在伪蒙疆地区,日军推行“中国事变爱国公债”,发行“福利”奖券,用日本公债换取伪蒙疆现钞,用于购买各种生产资料、土地,开办工厂。这一举措(     
A.说明日本重视沦陷区的经济建设B.推动了伪满洲国政权的建立
C.表明日本的侵华目标发生了变化D.反映了日本“以战养战”的策略
21-22高一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战时国际法规对于投降的士兵应该给予战俘的特殊待遇,保护其生命安全,但这是指的穿军服,经过训练,并有指挥官管辖的战斗员而已。而日军攻占南京时,卫戍司令唐生智逃脱,神州士兵脱掉军衣步入安全区成为便衣兵,日军将他们团体处刑是正当的,为了搜索他们,日军才误杀平民。”对材料观点的四种解读中正确的是(     
A.日军攻占南京后遵守了国际法B.南京卫戍部队抗战不力
C.投降的中国士兵违反了国际法D.无耻地为大屠杀作辩护
2023-04-11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固原市隆德县隆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为配合日本侵华,台湾殖民当局开始推行“皇民化运动”。殖民当局首先禁止台湾同胞使用中文,一律使用日语。各级学校停开汉语课程,一律使用日文教科书,并强迫学生接受日本国民训练,提倡敬仰天皇,树立“忠君(天皇)爱国(日本)”的思想。殖民当局下令拆除中国寺庙,捣毁各种民间神像,大肆修建日式神社,供奉日本神祇,强迫台湾同胞“参拜”。1940年,殖民当局又推行“改姓名运动”,要台湾同胞将中国姓氏改为日本姓氏。生活习俗上,殖民者禁止台湾同胞穿中式服装,强迫穿日本和服,吃日式料理。

1941年,殖民当局又成立了“皇民奉公会”,将台湾同胞纳入各种“奉公会”,如产业奉公会、文学奉公会、挺身奉公会等团体。在全岛开展各种“奉公”运动,如“献金报国”“储蓄报国运动”,强迫台湾同胞从事毫无报酬的繁重劳动,残酷压榨台湾人民。

——据张春英《“皇民化”运动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的举措与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皇民化”运动的影响。
8 . 在一张标注为“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的中国湖南某地的地图上,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每一座山丘、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小路、每一片树林都在图上画的清清楚楚。图上标示日期为“昭和三年”,也就是公历1928年。这说明
A.日本人想对中国地理开展学术研究
B.日本人对中国民众的生活很感兴趣
C.日本陆军总部帮助中国勘测地理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2019-08-22更新 | 33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0年宁夏银川二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9 .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关于国家高度重视该活动的主要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A.再次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
B.铭记日本侵华这段国耻,不忘仇恨
C.纠正日本恣意篡改历史的错误做法
D.向外国人宣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19458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1025日台湾光复。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

——19459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材料三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1)材料一的“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是在什么事变爆发之后?
(2)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罪行罄竹难书,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举两例)
(3)对于日军侵略,中国进行了全民族的殊死抵抗。请写出2个重大战事的名称(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举一个)。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5)你认为材料三中对于日本战败的原因分析全面吗?试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