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文化侵略作为侵略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是与军事侵略、经济侵略相始终的。……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理论家福泽谕吉打着文明论的幌子,认为日本进攻朝鲜和中国是为了推进文明,发动文明战争是绝对正确和必要的,极力为对华战争寻找理论根据。日本还有一种怀柔形态的宣传,如19世纪90年代的樽井藤吉的《大东合邦论》,强调黄种人与白种人的种族对立,认为亚洲黄种人是单一种族,应该建立以日本为盟主的大东国,实现中国与日本的统一。到了20世纪初,日本通过学术著作的方式,大肆宣扬支那必死论西方列强分割论,认为日本应该独占中国的遗产。日本在全面军事入侵中国后,明确提出所谓对支文化工作要着眼于对中国长期占领与统治。为此,日本派遣文化工作特派员来华,对中国上层特别是知识阶层进行利诱和劝降,对下层老百姓,进行以奴化为目的的奴化教育。他们凭借武力,毁坏或占领中国的新闻宣传机构,扶植和建立自己控制的宣传媒体,通过新闻媒体、情报机构、日语教育、宗教信仰等推动所谓在支文化事业

——摘编自王向远《日本对华侵略的特征、方式与危害》


(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学者文化人在侵华战争中的作用。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战争与文化的认识。
2023-04-13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19-20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2 . 近代浙商曾走过一条坎坷艰辛的道路。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一八八七年,他(严信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到一八九七年,据九月二十一日《中外日报》,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材料二   1912年由朱谋先、陆仲芳等人集资二万元,在杭州创办纬成丝织公司。纬成丝织公司开办后,集中使用从日本输入的新式丝织机,进行纬丝织绸,展示了浙江丝织业由手工业发展为近代工业的开始。由于纬成公司开办后获利优厚,原来经营丝行、绸庄的商业资本也积极投资新式丝绸工业。当时继纬成之后,陆续创办的丝绸厂在杭州就有虎林绸厂(1912年)、庆成绸厂(1912年)、天章丝织厂(1913年),在湖州有丽华绸厂等。浙江丝绸工业在短时期内进入较快发展的阶段。

——摘编自沈雨梧《辛亥革命时期浙江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材料三   战前浙江的电力工业有110余家,抗战期间损失惨重,如嘉兴永明电气公司事务所的房屋毁于战火,杭州电气公司在国民党军队退出杭城时曾将闸口新发电厂内的机器自动破坏了一部分,以防资敌。到1945年,浙江的机械工业厂家只剩下了22家。

——袁成毅《抗战时期浙江经济损失初探》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1897年通久源机器轧花厂的发展态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态势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浙江新式丝绸工业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资本家主观因素和国内容观条件两个角度,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日本侵华对浙江近代工业的影响。据此,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工业化与民族独立关系的认识。
3 . 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
材料二 田中正明的《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四   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这说明了什么?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联系材料三对此你做何评价?
(3)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