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力收买汉奸,鼓动“防共自治运动”,制造了一系列事件。主要包括“河北事件”“张北事件”“香河事件”“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等。这一系列事件(     
A.表明华北人民的民族意识尚未觉醒
B.提升了华北军民敌后抗战必胜的信心
C.致使中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D.表明日本在沦陷区实行“以华治华”政策
2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委员会宣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驻满军队于九月十八日午后十时起,一夜之内以武力强占中国沈阳营口.....杀伤中国民众兵士多至数千人。”与此《宣言》相关的是(     
A.洋务运动宣告了破产B.日本用武力阻止北伐
C.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D.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2023-04-15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指出:“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为贯彻“逼蒋抗日”,中国共产党(     
A.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B.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改编红军为国民革命军D.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023-02-1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西安事变发生后,西北抗日联军的机关报《解放日报》(西安版)陆续发表文章表示关注。据此可知,《解放日报》(     
日期头条新闻标题
12月20日《拥扩张杨救亡主张,胡宗南军骑兵团全部反正》
12月23日《青岛市十万纱厂工人响应张杨》
12月25日《胡宗南关麟徵黄杰等,联名电张杨同情抗日》
A.注重调动群众的抗日热情B.肯定了西安事变具有正义性
C.阐述了国共合作的紧迫性D.代表了国民政府的基本立场
2023-01-18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对日战争宣言》,号召“全国工农兵及一切劳苦大众,在苏维埃的红旗之下,一致起来积极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彻底争得中国民族真正的独立与解放”。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坚决维护民族利益B.实现了战略重心转移
C.力促国共合作抗日D.开启了革命的新道路
6 . 20世纪30年代,在红军某次东征结束回师陕北的通电中,将原来的“卖国贼蒋介石”改称为“蒋介石氏”,称国民政府的官员为“南京诸公”。这一调整(     
A.说明了国共由对抗转为合作B.体现了国共统一战线已建立
C.适应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D.获得了全体民众的强烈支持
7 . 1932年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起草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战争宣言》,宣言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特正式宣布对日战争,领导全中国工农红军和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以求中华民族彻底地解放和独立。”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
B.以日本帝国主义作为武装斗争的主要对象
C.已经正式、公开地对日本帝国主义宣战
D.发出了“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的呼声
8 . 1931年,陈独秀总结了“二十七年以来中国自己断送满洲于帝国主义”的教训,揭露国民党所谓“革命政府革命外交”(主张不采用暴力手段,而以和平方式与帝国主义谈判废除不平等条约,另订新约)是清朝“以夷制夷”政策的继续。这一总结反映了(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亟须建立B.抗日应与民主斗争相结合
C.中共“左”的错误认识的出现D.群众的斗争有了科学指导
9 . 1932年上半年,国民党高级官员胡汉民以“抗日、倒蒋、剿共”为其政治主张领导西南地区势力与南京国民政府对抗,并提出“惟有对日抗战,是我们的生路。假如政府不抗战,那我们便说,惟有推翻不抗战的政府”。据此可知,胡汉民
A.坚持团结抗战的立场B.为国民大革命作舆论宣传
C.维护各派军阀的利益D.调整政策以适应时局变化
10 . 毛泽东对某一事件的历史作用有一个精辟的说明:“它成为国民党转变的关键。没有它,转变时期也许会延长┅┅它的力量使国民党结束了十年的错误政策┅┅它是划时代转变新阶段的开始。”这一“事件”最有可能是
A.第三次长沙会战B.西安事变
C.华北事变D.平型关大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