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1935年12月,中华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名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毛泽东指出“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反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各阶层人民利益的。”这一转变
A.适应了民族抗争新形势的需要B.结束了国共两党的政治对抗
C.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2 . 如图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该“学习内容”最适合的主题应是
A.局部抗战进行B.全民族抗战开始
C.抗战相持阶段D.两个战场的抗战
3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重要活动,对以下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时间会议主要内容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35年12月17日瓦窑堡会议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937年2月9日《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停止一切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
A.中共不断纠正党内的右倾和“左”倾错误
B.中共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政策调整
C.民族危机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中共在民族危机关头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
4 . 1935年,国民政府组建新运妇女团体,培训妇女实用技能。如南昌妇女促进会军事看护训练班开设但包括微生物学、抗毒无毒、急救处置、病房每日工作、绷带术及骨折脱臼等12项课程,参加受训练者均为女公务员。此举意在
A.促进女权意识觉醒B.提高应对战争能力
C.弘扬传统道德文化D.扩大国民党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真相)》证据汇编,历经辗转呈递给国联调查团。《TRUTH(真相)》因其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而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的首次定性。此事反映了(  )
A.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B.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被彻底扭转
C.史料实证是研究抗战的主要方法D.国联调查决定了“九一八事变”性质
2020-10-15更新 | 136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文综一模历史试卷
6 . 1933年6月,宋子文代表中国出席在伦敦举行的世界经济会议,并在大会上着重表明了中国维护外债信用的决心,保证有能力清偿正当的债务,以消除各国对华贷款的顾忌,并声明日本主张的“亚洲门罗主义”与中国的国际往来观念是对立的。这说明宋子文
A.呼吁盟国警惕日本的远东扩张B.帮助西方缓解经济危机的困境
C.提出联合欧美抵制日本的诉求D.强调中国对日作战的战略意义

7 . 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主动要求上前线参加“反满抗日”的斗争,得到党组织的批准。赵一曼在沈阳大英烟草公司和纺纱厂搞工运,加强对工人的训练,发现和培养革命骨干。1934年,赵一曼在白色恐怖笼罩下,建立起一支群众抗日武装,配合游击作战,为主力部队输送兵源。1935年,她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带领部队有力地打击了日寇和汉奸走狗,当时日伪报纸惊呼:“女首赵一曼,红装白马奔驰于丛山密林,常采取出奇不意、攻其不备之战术,使我倍感难以对付”。1935年11月,赵一曼被捕,日本宪兵为了逼迫赵一曼供出东北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对她进行了残酷的刑讯。每次刑讯,她总是坚定地说:“反满抗日,就是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1936年赵一曼牺牲后,东北抗日联军将她视为自己最伟大的女英雄。

——摘编自杨永康、魏明生《赵一曼精神的时代特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赵一曼在东北的斗争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赵一曼精神”体现的时代特质。
2020-07-1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面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该“学习内容”最适合的主题应是(  )
◎日军:炸毁柳条湖地区一段路轨,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占领沈阳。
◎共产党: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政府: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率部在嫩江桥奋勇抵抗。
◎民众:东北各族人民相继组织义勇军,奋战在白山黑水之间。
A.十四年抗战的开始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D.抗日战争取得最终的胜利
9 . 下图是一幅近代中国抗日宣传墙画。下列对此解读合理的是,该画
A.创作时间应在“七七事变”后B.反映了国军始终都在积极抗日
C.再现了抗战时期国军最大胜利的场景D.展现了中国人民积极抗击日军的场景
2020-07-0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6月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10 . 1933年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提出红军愿意“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作战协定”,前提条件是:“(一)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二)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三)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确立实施战略转移军事方针B.尝试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意在通过军事手段实现逼蒋抗日D.认识到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