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20世纪30年代,《时代漫画》刊载了《东亚国际球战中华队员人选蠡测》(图)的漫画,并配以文字:“我国球员人才辈出……不过以前大都是国内球队的友谊练习,胜的固不足以言勇,败的也不能说是耻辱。现在呢,由自己练习进而到国际比赛了。”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

从1至11:宋哲元 阎锡山 蒋中正 冯玉祥 韩复榘 李宗仁 何应钦 蒋光鼐 蔡廷锴 张学良 陈济棠
A.国民党全力围剿革命根据地B.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状况
C.人民企盼停止内战团结抗日D.中国体育运动发展迅速
2 . 1935年12月,中华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名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毛泽东指出“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反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各阶层人民利益的。”这一转变
A.适应了民族抗争新形势的需要B.结束了国共两党的政治对抗
C.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3 . 简答题
(1)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2)例举日本侵华时犯下的罪行
2021-01-0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新课改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1927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937年,中国共产党却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这一变化充分说明
A.反帝反封斗争必须同时进行B.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C.反帝斗争得到社会各界支持D.国共两党的利益渐趋一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1932年共产国际向中共明确指示只有推翻国民党政府,才能真正进行民族战争。但在1935年又要求中共同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各党派采取联合行动,争取建立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这一转变
A.有利于中共开展土地革命B.有助于联合抗日局面形成
C.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兴起D.壮大反抗国民党的力量
2020-07-17更新 | 463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8 . 1933年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提出红军愿意“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作战协定”,前提条件是:“(一)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二)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三)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确立实施战略转移军事方针B.尝试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意在通过军事手段实现逼蒋抗日D.认识到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9 . 1936年5月5日,毛泽东、朱德联名向南京政府和各党派、各团体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呼吁:“在全国范围首先在陕甘晋停止内战,双方互派代表,磋商抗日救亡具体办法。”通电未再提“讨蒋”“反蒋”口号,且将“蒋贼”改为“蒋氏”。这一通电
A.推动抗日民族统放线初步形成B.是全面抗战爆发的必然选择
C.顺应了西安事变之后的政治形势D.适应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0 . 有观点认为,“淞沪之攻防战损害过重,非中国可能负担,南京应早放弃,而不应该作装饰门面之防守,此等错误日后为政敌用以攻击蒋介石之口实”。比如史迪威及李宗仁均以此为过失,作为蒋介石不知兵之明证。这段材料说明(  )
A.根据当时形式,国民政府不应进行淞沪防守
B.国民政府淞沪防守是为了“装点门面”
C.淞沪会战失败的原因在于蒋介石不会用兵
D.一些人没能从抗战全局认识淞沪会战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