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8年4月,德国(科隆新闻)报道:“徐州方面中国抵抗之顽强,殊出人意料,这使最慎重观察者亦不能不承认日本必遭失败。”美国《华盛顿邮报》也评论说:“这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据此可推知该战役
A.体现出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精神B.属于战略相持阶段的重大胜利
C.激发了中国军民抵御外侮的斗志D.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
2 . 国民党在全面抗战中前期,建立了冀察游击区、鲁苏游击区、山西游击区、豫鄂皖游击区、浙西游击区及海南游击区等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游击根据地,开辟了同正面战场并存的游击战场。国民政府的举措
A.说明国民党采纳共产党的抗战路线B.表明敌后战场已经成为抗战主战场
C.有助于民心的稳定和长期抗战D.反映了国民政府放弃反共立场
2021-04-2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82年前,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在台儿庄战场上拍摄了许多照片,刊登在美国的《生活》杂志上并写道:“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小镇的名字很多,像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名字——台儿庄……一次胜利使台儿庄成为中国著名的村庄”。关于此次胜利说法正确的是
A.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B.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C.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D.是由中国共产党指挥进行的
4 . 杨得志将军在回忆录《横戈马上》说:“即便是突遇伏击,指挥官仍举着军刀,指挥钻在汽车底下的士兵出来拼命往坡上爬,敌人想占领制高点……林彪部署的3个团将乔沟内的日军分割成数段,并迅速进入沟内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战。”该文描写的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B.淞沪会战C.台儿庄会战D.百团大战
5 .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82年前,为保卫武汉,中国军队与日军在武汉地区展开了一场大会战。此次会战
A.日军在会战中被迫三易主帅B.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C.抗战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D.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6 . 1937年7月和9月,国民党政府相继公布了关于取缔棉花掺水掺假的法令,于次年起施行。下表是1937~1939年部分省份商品棉掺假变化情况表。由此可知,这一举措有利于
地区1937年1938年1939年
浙江40%39%36%
湖南42%41%33%
福建41%41%37%
广东39%37%31%

A.规范市场秩序B.维持货币稳定
C.推动抗战进程D.缩小地区差异
7 . 1941年2月,国民政府将米面粉棉花棉布、煤炭、食盐、菜油等商品划定为日用重要物品,对“囤积居奇”作了明确的界定,并规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这些举措
A.导致了大后方物价迅速上涨B.意在强化官僚资本垄断地位
C.推动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D.适应了抗战艰苦阶段的需要
8 . 下表是1938-~1942年国统区钢铁产量统计表(单位:吨)。这一状况
A.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B.顺应了战时经济的需要
C.抑制了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势头D.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9 . 1937年淞沪会战中,蒋介石亲任第三战区军事指挥官,以极大的决心和力量组织、指挥这场大规模战役,“以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之目的,实行攻势作战,保护经济命脉,巩固首都,同时激励国人斗志,以新国际观感”。据此可知,淞沪会战
A.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日的精神B.标志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是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的积极抗战D.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企图
2020-06-19更新 | 296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1938年国民政府拟定了《西南和西北工业建设计划》,提出以四川、云南、贵州和湘西为主要地域,开发新的工业基地。1936年,大后方有大小工厂427家,新设68家,1938年新设218家,1940年新设575家,1941年新设862家。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人员的内迁B.军工企业的激增
C.民营工业的内迁D.战时需求的刺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