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北线之战”指的是(       
A.太原会战B.百团大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
2 . 李桦(1907—1995),广东番禺人,现代版画家。1930年留学日本学习绘画,九一八事变后,愤而归国,是响应鲁迅号召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之一。如图木刻版画《怒吼吧,中国!》创作于民国二十四年,据此可知当时(     
A.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全面侵华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民众沉浸在亡国的痛苦之中D.鼓舞民众抗日应对民族危机
2023-04-1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校2023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据《剑桥中华民国史》载,1937年“一中队日本军队在距北平15公里的卢沟桥(马哥孛罗桥)附近——具有战略意义的铁路枢纽所在地——举行野战演习”。日本在华北的北平和天津间屯驻军队的权利根植于(     
A.《辛丑条约》的规定B.蒋介石的妥协退让
C.国联调查团的纵容D.“华北自治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2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决定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保障地主的地权、财权和人权,鼓励富农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此举旨在(     
A.建立农民阶级土地私有制B.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维护广大农民的经济利益D.顺应根据地“三三制”建设需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纪念近代中国某重大战役,有诗描述道:“短兵相接山林怒,烽火连天汉水嗥。拖住敌人征南北,江城失守也分桃。”结合下图判断,该战役(     

A.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B.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C.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D.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6 . 标语口号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短小精悍,简便易行。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政治口号出现在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是(       
A.“北上响应抗日反蒋斗争!"B.“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全民族团结起来”“废除二十一条"
2022-10-1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智学联盟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一位叫李国芷的女兵脱去旗袍,投身到抗战中,她在后方的伤兵收容所为伤兵们设立俱乐部、组织春游、办壁报,陪他们说话,为他们说话,为他们换药喂食、整理内务、缝缝补补。据此可知李国芷的活动(     
A.促进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B.作为妇女前线参战的史料
C.折射出普通人的家国情怀D.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2022-09-07更新 | 8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是抗战防御阶段中共在国统区公开办报情况,这反映了(     
  报刊名称创办时间地点备注
《群众》1937年12月汉口宣传共产党抗战方针政策,报道战绩
《新华日报》1938年1月武汉宣传我党抗日主张、报道两党抗战事迹
《战时青年》1938年1月武汉报道国内外形势、救亡运动等
A.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B.中共主导抗日舆论阵地宣传
C.中共意在增强民众抗战意识D.国共两党抗战路线趋于一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甲午战后十八省举人“公车上书”痛陈利害;五四运动期间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也有广大工人;抗战时期,全民抗战同仇敌忾。这种变化体现出近代中国(     
A.资本主义曲折发展B.革命力量逐渐壮大
C.民族意识不断觉醒D.民族危机日益加重
2022-08-29更新 | 620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全面抗战时期,奔赴延安的青年成为一道独特风景线。诗人何其芳描述:“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当时大量青年奔赴延安,主要是因为延安(     
A.是抗日政权的所在地B.抗日救亡运动的持续高涨
C.始终是抗战的主战场D.成为民族解放的希望所在
2022-07-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二中学等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