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1938年10月24日起,截止宜昌沦陷前,民生公司运送部队、伤兵、难民等各类人员,总计150多万人,货物100多万吨,大量的轻重工业设备,教育资源,人民群众从武汉的撤离被称之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一事件(     
A.决定了抗日战争进程的发展走向B.是国共两党团结努力铸就的奇迹
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D.为接下来的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2023-04-08更新 | 622次组卷 | 9卷引用:新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从1942年7月至1945年12月间,《晋察冀画报》共出版九期,共刊登摄影作品805幅,其作品基本分类和主体的性别如下图所示。其主要原因是(     
A.敌后根据地遭日寇严重的破坏B.男女平等的意识因为战争而淡化
C.敌后根据地胶卷资源极其匮乏D.特殊时期战争参与主体的特殊性
2023-01-09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乡村建立党组织、团组织、农会、妇教会、青救会、儿童团、民兵组织、贫雇农协会等群众性组织,实现了对基层民众的有效组织和全面动员。中国共产党这样做(     
A.发展了基层民主B.有利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巩固了工农联盟D.奠定了革命胜利的群众基础
2022-11-1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实验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甲午战后十八省举人“公车上书”痛陈利害;五四运动期间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也有广大工人;抗战时期,全民抗战同仇敌忾。这种变化体现出近代中国(     
A.资本主义曲折发展B.革命力量逐渐壮大
C.民族意识不断觉醒D.民族危机日益加重
2022-08-29更新 | 620次组卷 | 20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博湖县奇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曾就土地政策作出决定:“在处理农村纠纷中,党与政府的工作人员,不是站在农民或地主的某一方面”“一切有关土地及债务的契约的缔结须依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有解约之自由”。作出这一决定的时间是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022-06-22更新 | 7348次组卷 | 59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生产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1937年淞沪会战中,蒋介石亲任第三战区军事指挥官,以极大的决心和力量组织、指挥这场大规模战役,“以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之目的,实行攻势作战,保护经济命脉,巩固首都,同时激励国人斗志,以新国际观感”。据此可知,淞沪会战。
A.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日的精神B.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是正面战场最大的一次胜利D.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企图
2022-06-2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全面抗战爆发后,“晋南(根据地)一带在敌区用关羽的忠义来唤醒民众、乡士不做汉奸”;歌唱岳飞的歌“长江大水滚滚流”飘荡在延安的上空。这些做法旨在
A.增强民众的抗战意识B.丰富根据地的文化生活
C.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D.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8 .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中的“?”处应分别填入
A.土地革命时期北伐战争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全面抗战时期D.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土地革命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观察下列地图,对其反映的两场军事行动,解读正确的是
A.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日主战场B.破袭战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
C.抗战相持阶段国共两党继续抗日D.国民党组织会战掩护共产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43年,蒋介石曾说“民族精神,随抗战的发展而蹈厉(比喻奋发有为、意气昂扬)”。2015年,习总书记引用诗句“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来纪念抗日战争。材料体现出抗战的胜利
A.引领了中国政局的走向B.决定性因素是全民族抗战
C.消除了党派之间的矛盾D.揭开了国共合作的序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