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淞沪会战前,西方军事专家预测中国军队最多可以坚守一个星期,结果战争打了一个月以上;在张华浜车站,面对中国军队的猛攻,日军只有全力投入部队才能稳住战线;黄浦江上的日本舰队,仅仅勉强守住阵地。这可以说明(     
A.中国军人誓死捍卫国土的决心B.中日双方军队装备相差甚远
C.中国成为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D.国际社会积极支援中国抗战
2023-10-25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抗日战争时期,虽然音乐教育资源极其匮乏,但音乐教育的发展却十分迅猛,各种版本的中小学音乐教材层出不穷。下图为1944年重庆晨光书局编订的少儿音乐教材和其中歌曲内容分类统计表。对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类型

总计/首

与总曲目比例

礼仪类

6

5%

识物类

37

31.4%

家庭类

4

3.4%

互助友爱类

14

11.9%

劳动美

10

8.5%

游戏比赛类

18

15.3%

爱国抗敌类

20

16.9%

鼓舞精神类

4

3.4%

其他

5

4.2%


①体现了战时音乐教材独有的时代性             ②对以后的音乐教育开展具有借鉴性
③具有为全国团结抗战服务的功能性             ④音乐教育形式和内容上存在多样性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44年亲自书写卷轴:“贵市(重庆)人民迭次在猛烈空中轰炸之下,坚毅镇定,屹立不挠。此种光荣之态度,足证坚强拥护自由的人民之精神,绝非暴力主义所能损害于毫末,君等拥护自由之忠诚,将使后代人民衷心感动而永垂不朽。”罗斯福的态度是基于(     
A.重庆人民有效牵制了侵华日军的主力
B.重庆人民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经济基础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庆人民浴血奋战
D.重庆人民为抗战付出巨大牺牲和贡献
2023-02-2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并多次强调“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共(     
A.实行群众性的人民战争路线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团结海外力量以结成反日同盟D.组织民兵以遏制日军攻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8年,丰子恺写道:“连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自村夫牧童之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车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有人烟处,即有抗战歌曲。”据此可知,抗战歌曲(     
A.宣传了“三三制”原则B.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C.强化了民众的民族认同D.标志着全面抗战局面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2年,欧阳予倩创作剧本《忠王李秀成》,以宏大的场景展示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突出忠与奸的矛盾斗争,揭露“那班奸臣”“宁愿把江山让给敌人,也不放过自己的弟兄”。作者创作此剧目的是(     
A.揭示太平天国历史真相B.批评国民党的消极抗战
C.传播中华民族传统道德D.寻求一党专制历史依据
2023-02-0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9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提出了“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的主张。据此可知,中共中央旨在(     
A.打击日本侵华的嚣张气焰B.揭露国民党的投敌反共阴谋
C.维护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D.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2023-01-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陕甘宁边区时期,延安军民把军事训练与民间体育结合起来,开展田径、射击、越障碍、篮球、体操等比赛,并且120师“战斗篮球队”、抗大总校等多次与国民党军队竞技比赛。1942年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曾引起国统区媒体的广泛报道。这说明,延安边区体育(     
A.扩大了国共合作的范围B.具有全面抗战的战略价值
C.推动了竞技体育生活化D.体现体育强国的伟大梦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南洋》是《学习强国》平台中的一部小说,叙述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批到印度尼西亚谋生的山东人的故事。以下可能出现在这部小说中的情节有(     
①他们参加“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支援抗战
②他们是因为逃避北洋军阀的苛捐杂税而出国
③他们在印尼举行大型集会为抗日募捐
④他们曾遭到西班牙殖民当局的打压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抗战时期海外华侨支援国内抗战情况统计表(部分)
时间项目数目
至1940年抗日救亡团体2000多个
至1940年捐献物资217架飞机,坦克27辆,卡车数百辆
至1940年捐献医药物资救护车1000多辆,输血1750立方公升,药物无数
1937——1941年侨汇55.7亿元(法币)
1937—1945年捐款50亿元(法币)
1937—1945年购买政府国债11亿元(法币)
1937——1945年回国参军参战4万余人

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华侨捐献是抗战物资的主要来源B.追求民族复兴是华侨援助的动力
C.国际援助是抗战胜利的物资保障D.民族空前团结是扭转战局的关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