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抗日战争时期,以下战役的发起者是(     
◆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
◆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约20余万人
◆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多次,毙伤日、伪军2万多人,破坏铁路474千米、公路1500
多千米,摧毁大量敌人据点,缴获大批枪炮、物资,打破了日军的“囚笼”。
A.东北抗日联军B.八路军
C.新四军D.中国远征军
2023-09-16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适应性测试(六)历史试题
2 . 历史叙述包含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叙述,其中属于历史事实的是(     
①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形成。②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抗战,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抗日战争的胜利,③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④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A.①B.②C.③D.④
3 . 1938年10月24日起,截止宜昌沦陷前,民生公司运送部队、伤兵、难民等各类人员,总计150多万人,货物100多万吨,大量的轻重工业设备,教育资源,人民群众从武汉的撤离被称之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一事件(     
A.决定了抗日战争进程的发展走向B.是国共两党团结努力铸就的奇迹
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D.为接下来的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2023-04-08更新 | 622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中是1941年晋冀豫边区的涉县、林县和磁武等县的25个村庄选出的村代表人数及比例。这一选举结果(        
成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
村代表人数6 人53 人96 人126 人
占村民总数的比例2.3%18.8%34.1%44.8%

A.有利于团结抗日力量B.促使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
C.减轻了农村封建剥削D.推动民主联合政府的建立
2023-04-07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并多次强调“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共(     
A.实行群众性的人民战争路线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团结海外力量以结成反日同盟D.组织民兵以遏制日军攻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8年,丰子恺写道:“连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自村夫牧童之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车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有人烟处,即有抗战歌曲。”据此可知,抗战歌曲(     
A.宣传了“三三制”原则B.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C.强化了民众的民族认同D.标志着全面抗战局面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陕甘宁边区时期,延安军民把军事训练与民间体育结合起来,开展田径、射击、越障碍、篮球、体操等比赛,并且120师“战斗篮球队”、抗大总校等多次与国民党军队竞技比赛。1942年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曾引起国统区媒体的广泛报道。这说明,延安边区体育(     
A.扩大了国共合作的范围B.具有全面抗战的战略价值
C.推动了竞技体育生活化D.体现体育强国的伟大梦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45年 7月,一位民主人士对自己的延安之行深有感触:他们(中国共产党)知道贫农的要求,(贫农)不一定在乎自有其田,只在乎有田可耕,于是减轻租额;他们知道贫民要求有钱可借,于是不禁止债主放债,但严定减租保息。这可以印证,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A.抛弃了“ 耕者有其田” 的纲领B.实事求是地调整了土地政策
C.维护了无产阶级利益D.肯定并保障地主的民主权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7年8月,国民政府在南京国防会议上,一致通过“持久消耗战略"作为中国抗战的战略指导方针,即“一面消耗敌人,一面培养国力……争取最后胜利”。同年11月,毛泽东指出:“坚持华北游击战争……使之化为游击根据地,发动群众……实现全面抗战之新局面。”据此可知,国共两党的抗战策略(     
A.彻底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需求D.扭转了正面战场不利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甲午战后十八省举人“公车上书”痛陈利害;五四运动期间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也有广大工人;抗战时期,全民抗战同仇敌忾。这种变化体现出近代中国(     
A.资本主义曲折发展B.革命力量逐渐壮大
C.民族意识不断觉醒D.民族危机日益加重
2022-08-29更新 | 620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