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这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的东西,就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缺少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根据材料一、二,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下列表格的提示,写出其中字母所指。
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的性质
主要历史意义
A
洪秀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者
辛亥革命
孙中山
B
C
南昌起义
周恩来、贺龙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3)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是怎样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的道路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
(2)材料二中的“拳匪运动”是如何救国的?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发生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救国运动的不同结局的因素有哪些?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 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下面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你根据所给的信息,完成下表:
大事件主要领导人革命的性质主要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A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孙中山BC
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新民主主义革命D

(3)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大事件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4 .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国家进步前赴后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平天国与近代化

正方:中国的近代化不同于欧美国家,要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后,才能进行。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其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因此,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反方:鸦片战争后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时代潮流而太平天国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天国,对中国的近代化没有积极作用。

材料二1911年、1919年与1949年有人主张,中国现代史从1919年开始,一直延续下来。这种主张不仅模糊了社会性质的

不同,也掩盖了1949年这个时间的极端重要性。还有人主张,中国现代史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这种主张貌似重视辛亥革命,却忽视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较之辛亥革命具有更为重大的历史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问题》(2009年11月20日)

(1)你同意材料一中哪个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2)为什么说将1949年作为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比另外两个时间作为现代史开端更准确?

5 . 阅读材料:

材料一:一组老照片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为计,……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与哪次侵略战争有关?给中国带来的根本影响是什么?
(2)材料一中图二所涉及的战争,因为毛泽东与蒋介石“欢笑言和”而取得了胜利。“欢笑言和”指什么?为什么说这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起点?
(3)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的革命目标发生的变化。有何进步意义?
(4)材料一中图三所示人物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指出这条道路的中心问题及其依据。
6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解放战争进行到1948年,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国理论和经验,对中共不可能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为了在中国创立一个和苏联一样的革命国家,毛泽东这时期明显一直在努力学习、摸索和模仿中。而最让毛泽东难以适应的就是,无论是在列宁的著作中,还是苏联的建国实践中,都没有出现过与资产阶级合作建国的问题。而按照自抗战以来成功地帮助了中共的统一战线政策的经验,这个新的国家需要以共产党和其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中间党派组成“民主联合政府”的形式来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就现实的策略需要不难理解,但具体到未来政权组织和政治运作上,给中共出了一道难题。这里面的
原因很简单,按照阶级分析的观点,资产阶级在本质上只能是共产党的敌人。——据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8年中共在“创立一个和苏联一样的革命国家”问题上遇到“难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是如何破解这道“难题”的。

7 .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和解放的革命历程。请根据下列四幅浮雕图片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2)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近代史上引发了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结

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3)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意义?在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列强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图四所反映历史事件的结局是什么?

(4)根据图三到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8 .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
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诗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诗二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诗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诗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一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
(2)诗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
(3)导致诗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结果如何?
(4)诗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
9 . 规律提炼题组:“历史比较法”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方法。它是指将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和概念,进行比较对照、判断异同、分析缘由,从而把握历史发展进程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现代西方民主制度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一方面是古希腊古罗马民主原则和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天赋人权”思想和“三权分立”原则……美国建国初期,联邦党人又进一步提出“制衡”原理。启蒙思想者提出“三权分立”原则主要是基于人性恶和权力恶的假设,他们认为只有实行权力分立、以权制权才能防止权力滥用……但事实上,有些国家如英国并不是严格的“三权分立”。而是议行调和,就连标榜实行严格意义上的“三权分立”的国家美国也发生了嬗变,出现了行政扩张,立法权式徽和司法权的政治化,英国被认为是“首相民主”,美国总统被称为“皇帝般的总统”。     
—李振通《如何看待西方民主制度》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述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形成的条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被认为是‘首相民主’”、“美图总统被称为‘皇帝般的总统’”的理解。
(2)比较两种版本,指出对抗日战争初期表述的不同之处。你如何看待两种不同的表述?
(3)依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编写四个“历史比较类”试题,不必做答
2016-01-11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天津静海一中高三上期12月调研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主线,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摘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发展主线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结构完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