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孔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后世运用这一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日内瓦会议圆满成功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
2020-02-2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过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一认识是基于周恩来(       
A.号召亚非实行不结盟政策B.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
2020高二·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20世纪50年代,在评论某一国际会议时,美国舆论认为,某些代表的亲美发言“没有对会议的结果产生任何影响”,“几个信仰美国哲学的亚洲朋友的声音很快就沉寂下去了”。据此可知,这一会议
A.促进中国与亚非新兴国家间的联系B.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C.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D.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会议
2020-01-07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2019新中心五地068高中历史
5 . 亚非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异”和“同”分别是什么?周恩来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的?
2020-11-1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历史必修一课后练 简答题专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54年12月,中国外交部指示驻印尼大使黄镇:对东南亚国家积极进行工作,稳定亚非两洲的和平中立国家,我们应争取参加这次会议。当时中国积极争取参加的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大D.中共一大
7 . “上世纪50年代的世界外交舞台似乎是专为他而设的,……数次力挽狂澜,将会议一步步引向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精神中。”那文中提到的“他”是
A.赫鲁晓夫B.杜鲁门C.邓小平D.周恩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55年在一次国际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能够改变这次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反帝反霸的不结盟政策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原则
2016-11-27更新 | 658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历史卷
9 .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周恩来同志发表这一演说是在
A.万隆会议B.不结盟国家领导人会议C.日内瓦会议D.与印度、缅甸总理会晤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周恩来参加某次会议时说:“在这个辩论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刻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这次会议是
A.1945年重庆谈判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联合国大会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