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2020高二·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20世纪50年代的对外文化交流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开路先锋和外交先行官的角色。交流的对象首先是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到50年代中期,中国艺术团访问了法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等国,随后又两次访问南美洲的智利、乌拉圭等国。有关这一时期的对外文化交流,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说明建交对象从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转向包含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更多国家
B.反映了中国外交活动逐渐淡化意识形态
C.有助于打破美国长期“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
D.有利于巩固政权和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2020-01-0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2019新中心五地068高中历史
2 . “公报中‘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提出了载入史册的十项原则,是亚非国家对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贡献,是世界历史进程中划时代的里程碑。”根据史实判断材料中的该“公报”出自
A.雅尔塔会议B.波茨坦会议C.日内瓦会议D.万隆会议
2019-11-0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5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一位政治家在评论某事件时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该政治家所指事件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不结盟运动
D.中印结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他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这次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5 . 图是我国于1965年发行的两张邮票。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这次会议的会址在印度的万隆
B.会议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是我国首次一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D.会议加强了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团结
6 . 2015年4月13日,李克强出席“亚洲—非洲法律协商组织”第54届年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时说:“亚非法协是万隆会议结出的硕果……万隆会议确立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十项原则,给我们留下了‘团结、友谊、合作’的宝贵精神财富。”万隆会议召开距今(2019年)
A.54周年
B.60周年
C.66周年
D.70周年
2019-08-2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15年普通高中基础会考历史试题
7 .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逢10纪念,也是历史传统。今年(2016年),应在此列的是
A.甲午战争结束B.《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C.雅尔塔会议召开D.三大改造完成
2019-08-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崇明县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美国记者鲍大可描述周恩来:“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大
D.雅尔塔会议
9 . 周恩来说:“……团结就是在共同点上把矛盾的各方统一起来。善于团结的人,就是善于在共同点上统一矛盾的人。”下列外交政策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求同存异B.独立自主C.和平共处D.不结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上面这段话,是周恩来在什么场合说的?
A.1950年1月访问苏联B.1954年出席日内瓦会议
C.1955年出席亚非会议D.1971年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