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2 .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C.香港、澳门回归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3 . 1949—1954年,中国同民族主义国家建交的仅仅有印、缅、印尼和巴基斯坦4个国家,而1955—1958年则同阿富汗等9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成功地参加自内瓦会议
C.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万隆会议精神的感召和影响
5 . 他在青年时代曾经写下这样的寄语:“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下边表格归纳了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他是(   )
1936年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45年参与重庆谈判
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971年与基辛格会谈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陈毅
2020-05-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发言:“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但是不应该让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互相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这体现了周恩来的外交主张是
A.“另起炉灶”B.“一边倒”C.和平共处D.“求同存异”
2020-05-1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联办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
A.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
B.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中国地位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8 . 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的是
A.巴黎和会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2019-11-0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16年高三4月调研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赴印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60年前为了加强亚非国家的团结,促成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方针是
A.求同存异B.一边倒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不结盟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讲这段话是在(   )
A.会见印度代表团时B.与缅甸总理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日内瓦会议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