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20世纪50年代,在评论某一国际会议时,美国舆论认为,某些代表的亲美发言“没有对会议的结果产生任何影响”,“几个信仰美国哲学的亚洲朋友的声音很快就沉寂下去了”。据此可知,这一会议(  )
A.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B.开始冲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D.实现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以下照片记录了周恩来在新中国外交活动中的重要瞬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2019-08-2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55年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为维护团结和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周恩来提出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边倒”的政策
C.“求同存异”的原则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4 . 印尼总统苏加诺曾自豪地说:“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这个会议是指
A.华盛顿会议B.德黑兰会议
C.日内瓦会议D.万隆会议
2018-04-09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5 . 1955年,新独立的国家在印度尼西亚召开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这次会议讨论了民族独立、团结合作、保卫世界和平等问题。这次会议是
A.巴黎和会B.雅尔塔会议C.波茨坦会议D.万隆会议
2020-08-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历史卷 03(中考范围)
6 . “君子和而不同”、“万隆精神”、“统一战线”、“一国两制”、“变零和博弈为各方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上主张或理念共同的核心价值是(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求同存异
C.互惠互利,共同发展D.和平共处
2020-05-1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一联盟体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亚非会议上,西方势力操纵亲西方国家的代表,提出亚非国家“选择中间路线政策含有严重的危险”。其意图包括(        )
①阻止亚非国家走独立发展道路                 ②控制新兴民族独立国
③抵制亚非国家的不结盟运动                    ④孤立新中国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20-03-2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会议。会议期间,美国派特务到万隆活动,企图操纵会议。万隆会议上,帝国主义千方百计地施加各种影响,阴谋破坏会议、企图操纵会议。与会国之间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对中国抱有敌意……。一些国家或者出于对新中国不了解或者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唆使下攻击中国代表团。会议发生激烈的争吵,甚至可能不欢而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代表团应该怎么办?

课堂上同学们热烈讨论,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学生A:中国不是来受气的。面对这种不公正的礼遇,要进行有力地反击、无情地批驳,来捍卫祖国的尊严。

学生B:随便他们吆喝,不予理睬。


请回答:
(1)上面两位同学的观点你同意吗?为什么?
(2)假如你是中国代表团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
2019-10-2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九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2019高二·浙江·专题练习
9 . 1955年,某次会议最后公报里提出:“一切国家都因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选择它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次会议召开于图中的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19-11-1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106
10 . 1955年,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说:“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表明中国政府
A.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B.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推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D.愿意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