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是1955年的一幅漫画《草原的故事》。该漫画反映了当时我国

在当年红军长征时所经过的四川、西藏和青海边界的草地上,
今天已建立起规模很大的机械化农场,在这荒凉的草地上,已播
下首批种子。现在农场的责任人就是当年红军的指挥员。
A.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B.农业领域生产变革正逐渐推进
C.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初步形成D.农民有土地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
2021-05-28更新 | 292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是创作于1951年的宣传画《陈永康互助组向全国农民挑战》(陈永康:农民,水稻栽培专家,50年代华东和全国水稻丰产模范)。该作品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全面展开B.社会主义建设已初见成效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局部试点D.农村生产关系改造的探索
2021-05-24更新 | 799次组卷 | 18卷引用: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54年,有学者对中国23个省的15432个农户进行了调查,平均每户占有耕畜0.64头,犁0.54部,贫农直接用于购买生产工具的费用为3.5元,中农是7.6元。这一现象可以说明新中国
A.土地改革运动未取得成效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必然性D.照搬苏联农业模式弊端显现
2021-05-18更新 | 541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53年国家规定,私营企业每年结算盈余,其利润分配依照“四马分肥”的方式,即将利润分为国家税收、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费、资本家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资方红利大体只占四分之一,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这种规定
A.有利于完成国民经济恢复
B.表明了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C.调动了国有企业的积极性
D.体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趋势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特别是在推动基础设施和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方面,政府弥补了私人部门弱小的不足。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私人部门逐渐壮大,而基础设施也基本完善,同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这时,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生产领域中逐步退出,而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在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弱化地方政府干预和法制化、民主化进程来保证民众的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陆铭等著《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

材料二 社会经济形态与欲望形态的转型对比表

欲望形态社会经济模式
节俭主义传统社会计划经济
消费主义工业社会市场经济

——王宁《从节俭主义到消费主义转型的文化逻辑》

材料三 我国现在还是一个农业国家,能够出口的主要物品是农产品。如果在国内消费方面,不能节省出农产品去出口,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进口机器装备来进行工业建设。因此,全国人民应该自觉地节省凡属可以节省的消费品,以便供应出口。减少消费,当然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情,但是我们必须在两者中间选择一个:或者是暂时减少可以减少的消费,以便完成国家工业化,由此来建立我国能够进一步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使我们有可能在将来迅速地增加各种消费品的产量;或者是尽其所有在国内消费掉,因而不能建设工业,使我国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全国人民自然应该选择前者,不应该选择后者。

——《陈云文选》1954年“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材料四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1)集中力量进行苏联帮助设计的以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2)发展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3)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用新中国初期的史实证明材料一中“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
(3)根据材料四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一五”计划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2021-05-1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铁路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1952年底全国开展扫盲运动,在农村推行“速成识字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这反映了当时
美帝阶级农民出身群众贫农
95%100%92%99%95%85%

A.举国倾力抗美援朝B.社会各阶层消除对立
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D.准备进行民主选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图为忻礼良1953年创作的《农村风光》。在稻田里,人们有的低着头插秧,有的挑着担送秧,有的扶着镢头休息。该作品
A.宣传农业生产技术革新成果B.体现积极生产的劳动风尚
C.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D.突出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2021-05-10更新 | 750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会议强调知识分子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各方面生活的重要因素,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一判断
A.推动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开展B.为中共八大召开创造了条件
C.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展D.推动了文学艺术春天的到来
9 . 下表是“一五”计划期间工业生产建设发展情况简表。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工业化战略重视均衡发展B.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C.经济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D.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53年开始,新中国将劳动用工制度的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建设计划,到1955年最终形成了统包分配,能进不出的劳动管理制度,实现了"全民就业"。据此可知,影响该时期就业政策的主要因素是
A.重工业发展对人才需求B.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C.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解放D.重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2021-05-05更新 | 267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九)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