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是张謇创办的大生企业的系统构图


材料二1954年,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和公私合营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产值,已分别占整个非国营工业总产值的53%和33%。1955年下半年,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高潮,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迅速发展为全行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底,实行公私合营的工业企业已占原有资本主义工业总户数和职工人数的99%,占生产总值的99.6%。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用定息方式,即按照公私合营企业的私股股额每年发给资本家5%的股息,共发10年。定息停付后,企业就完全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

——摘编自王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大生企业的经营特点,并对张謇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的原因及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国以来,公田以外,私田开辟日多,官府通过“初税亩”“初租禾”以及“名田” “占田”等措施,实际上承认了私田占有的合法性。秦汉时期的“受田宅”与“名田宅”,以及北魏以来的均田制,都是在“里”这一地区范围内实行的,“里”形式上是地缘组织,实际上仍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天然共同体。唐中叶以后,均田制事实上废止,此后的邻里、乡党组织虽然存在,但已经不再具有授田、还田的功能,而变成单纯的行政组织。但是,个体家庭作为私有者,仍然不能脱离共同体的脐带,于是亲邻就成了私有制的前提与基础。土地买卖、继承都要受到宗族共同体的制约。明清时期,情况又有了新变化。《大明律》“典买田宅”规定:“凡典买田宅不税契者,笞五十,仍追田宅价钱一半入官;不过割者,一亩至五亩笞四十”

民国时期,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土地私有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新中国成立后从1953年始,政府以生产合作社的方式对土地实行集体化改造,彻底解决了自古以来的土地、 税收等各种问题。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战国至民国时期土地占有的演变特征并分析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土地实行集体化改造的意义。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1923年,是我国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新一代的企业家已经出现。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

——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建国初期,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中国共产党大力保护和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953 年,根据形势的变化,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 年底,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对荣氏家族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建国初期党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变化,并简析其作用。
2020-10-2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国工商业的发展有其特殊的规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经过长期的生产竞争,纺织、农产品加工、陶瓷等行业的生产向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日益集中,形成某一行业、某种产品、甚至某一生产环节的专业区,不少地区还排斥了其他地区的同类生产。在纺织业、农产加工业、矿业等十几个主要行业中,多数属于与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直接相关的,矿业又有很大部分用于生活日用。广大农村 ,普遍存在手工业与粮食生产的结合,手工业与经济作物生产的结合,乡村作坊工业的发展及其与农业的结合。

——摘编自方行《中国古代经济论稿》

材料二   开埠通商以后,列强商轮、军舰停靠于中国口岸者渐多,这些轮船的维护、修理使本地手工业者获得了大宗生意,而在维修外国轮船的过程中传统手工业者也学到了新式技术,使传统手工业有了质变为新式工业的契机。在上海一带,原本存在着锻铁、铜锡器制造、木船修造等工具制造类手工业,外资船厂兴起后,在修造过程中寻求一些手工业作坊代锻代制机器零件,这些手工业作坊有的就转化为了早期的本土机械企业。

——严鹏《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开展 :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

材料三   毛泽东说:“资本家赞成社会主义改造,敲锣打鼓,那是因为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来,工人群众又在底下顶他们,逼得他们不得不这样。”陈云讲话指出:对资本家和平赎买,应该推广定息的办法。“所有的资方实职人员,应该全部安置”。 1956年,公私合营工业企业的总产值比全行业公私合营前的1955年增加了 32%。

——高化民《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评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前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上述特点的形成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上海一带”出现的一家近代民族机械企业及其创办人,并分析中国早期机械工业出现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掀起的原因,并简述“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的成功之处。
2020-06-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八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经过长期的生产竞争,纺织、农产品加工、陶瓷等行业的生产向自然条件较优的地方日益集中,形成某一行业、某种产品、甚至某一生产环节的专业区,不少地区还排斥了其他地区的同类生产。在纺织业、农产品加工业、矿业等十几个主要行业中,多数属于与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直接相关的,矿业也有很大部分用于生活日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手工业与粮食生产的结合,手工业与经济作物生产的结合,乡村作坊工业的发展及其与农业的结合。

——摘编自方行《中国古代经济论稿》

材料二   开埠通商以后,列强商轮、军舰停靠于中国口岸者渐多,这些轮船的维护、修理使本地手工业者获得了大宗生意,而在维修外国轮船的过程中,传统手工业者也学到了新式技术,使传统手工业有了质变为新式工业的契机。在上海一带,原本存在着锻铁、铜锡器制造、木船修造等工具制造类手工业,外资船厂兴起后,在修造过程中寻求一些手工业作坊代锻代制机器零件,这些手工业作坊有的就转化为了早期的本土机械企业。

——严鹏《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

材料三   毛泽东曾说:“资本家赞成社会主义改造,敲锣打鼓,那是因为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来,工人群众又在底下顶他们,逼得他们不得不这样。”陈云讲话指出:对资本家和平赎买,应该推广定息的办法。“所有的资方实职人员,应该全部安置”。1956年,公私合营工业企业的总产值比全行业公私合营前的1955年增加了32%。

——高化民《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评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前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上述特点的形成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早期机械工业出现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掀起的原因。
2020-05-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广益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材料一 博尔顿(1728~1809)与瓦特合作开设了生产蒸汽机的工厂,支付给工人优厚的薪水,并慷慨地提供其他回报,为伯明翰成为18世纪晚期世界制造业中心起了重要作用。他热衷于科学研究和发明,研制了硬币压印机,这使他得以承办数个英国殖民地的造币业务。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等《世界大历史》

材料二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的荣氏企业集团,大力引进西方技术,并注重采用“仁爱”思想管理企业。厂内一般都有职工食堂和宿舍,开办有工人补习学校。荣氏兄弟还倾注大量心血改造家乡无锡,尤以教育最为显著,荣氏资本的发展与无锡城市化高度耦合。荣宗敬撰有《实业救国刍议》等著作,抗战时期目睹企业被日军毁于一旦,郁积成痰去世。

——据张铁民、陈明生《民族资本与城市化》等整理

材料三 解放初期,新生的红色政权在短时间内就抑制了飞速上涨的物价,这让荣德生之子荣毅仁十分钦佩。1954年,荣毅仁主动提出对荣氏企业实行公私合营。1956年,在上海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期间,陈毅副总理发言称荣毅仁为“红色资本家”,并为其竞选副市长拉票。

——摘编自陆阳、沈云福《激荡岁月锡商(1895~195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博尔顿企业取得成功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荣氏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
(3)历史经验表明,企业和企业家的发展与成功,是在与所处的历史时代、具体国情的互动中实现的。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种互动的表现和结果。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后,清政府为发展实业,采取了许多措施。1895年,清廷谕令“多设织布、织绸等局,广为制造”,随后,状元张謇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1896年,清廷通饬各省督抚“于各省会设立商务局,……各府州县设立通商公所”。1898年,《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和《矿务铁路公共章程》颁行,对发明新学新器者,给予各种奖励;同时允准民间招商集股修筑铁路及开矿等。甲午战后的短短6年中,商办企业的资本额较甲午战前的20余年增长了近4倍。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可以说是甲午战后清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继续和发展。

——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

材料二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比例的变化(单位:%)

注:在工农业生产方面,1953~1956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6%。

——据《中国统计年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后清政府为发展实业所采取的措施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49~195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吃饭问题,实质上是农业和农民问题。旧中国长期不能解决的社会根源在于根深蒂固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分配关系,以及与此并存的分散的小农生产方式。为此,共产党在取得革命胜利后,迅速有效地开展了农村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大变革。到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就达3278亿斤,比1949年的2162亿斤增加了48.8%;棉花产量2607万担,比1949年的889万担增加了193.4%。到1957年,全国粮食产量达3910亿斤,棉花产量达3280万担,分别比1952年增长20%、26%.

——摘编自姜传岗、吕明伟《新中国是如何解决人民吃饭问题的》

材料二1931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份农村地区调查报告表明:营养不足的儿童,平均每年增加25%。德国作家如此描写当时的美国:“美国农民的人口,约占全国1/4,即有3000万人民,敞衣恶食,无力付债息,更无购买的力量。”19333月,罗斯福说,“挽救农业的办法”“对我国经济的复兴具有明确、肯定的重要性”。通过农业法的实施,美国农业净收入,从1932年的192800万美元,增至1935年的460500万美元。农业品价格与农民购买制造品所付价格之比,从1932年的58%增至1935年的88%。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促进农业发展及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挽救农业的举措。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与罗斯福时期农业举措的不同之处及共同特征。
2021-06-15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曾这样评价无锡荣氏家族:“从近代开始,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阅读材料:

材料一   荣氏企业是中国最具有典型性的民族资本企业,主要经营面粉和棉纱,1902年荣氏兄弟开设了保兴面粉厂。1905年5月,上海掀起抵制美货运动,又促使荣氏兄弟筹设纱厂,成立振华纺织有限公司。1910年荣氏企业从美国进口18部精良的面粉机,年生产能力达到89万袋。1911年辛亥革命后,又在上海创设福新面粉厂。1915年创建申新纱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粉纱两业空前兴旺,其面粉企业生产能力占全国粉厂的23%,荣家企业纱锭占全国棉纱厂的11%,荣氏企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摘编自李占才、张凝《著名实业家荣氏兄弟》

材料二   下图是1956年1月20日,拥护公私合营的荣毅仁陪同毛泽东、陈毅视察公私合营申新第九棉纺织厂,该厂公私合营前为荣毅仁的私营企业。


——摘编自《荣氏家族百年神话》

材料三   1979年的中国百废待兴。邓小平找到荣毅仁,探讨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些问题……不久,他按国际惯例建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荣毅仁、荣智健父子,一南一北,纵横商海,叱咤风云,财富神话再次震撼世人。荣氏家族三度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首位。荣氏家族在中国、在世界各地正续写着新的辉煌和传奇。

——摘编自《荣氏家族百年神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荣氏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两幅图片反映了当时我国开展的什么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的主要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荣氏企业在国内外再创辉煌的主要原因。
(4)综观上述材料中荣氏家族的发展历程,你认为影响近现代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19-12-24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必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革命,泛指重大变革,是历史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材料一   1688年,应议会之邀,荷兰执政威廉三世率军队来到英国,成为英国国王。这场不流血的革命成为英国近代第一次历史性革命。革命后的新政权“依法保护私产”“奖出限入、拓展海外利益”,为后来大机器生产的出现提供了条件。18世纪后半期,英国近代第二次历史性革命悄然来临,使英国站在了世界工业文明的领跑线上。

——摘编自吴于廑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19174月,列宁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他分析了俄国的具体国情,认为在经济相对落后、农民没有被广泛动员的情况下,俄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这个阶段的革命仅仅是从形式上结束了君主专制,并没有使人民得到土地与和平;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手中。因此,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共产党人把立足点从城市转入农村,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最后占领城市,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这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革命道路。1953年以来,共产党人又走上了一条社会主义革命之路,改造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共产党人开创的两条革命道路,吸纳了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探索救亡图存的宝贵经验,成为民族复兴的起点。

——摘编自方莉《中国现代化探索中的“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两次“历史性革命”的名称,并简析二者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917年俄国两个阶段革命的不同结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指出“共产党人开创的两条革命道路”的内容。
2021-08-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