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海各口,门户洞开,已为我与敌人公共之地。值此时局,似觉防无可防矣。惟交涉之事日繁,彼族恃强要挟,在在皆可生衅。自有洋务以来,叠次办结之案,无非委曲将就。至本年日本兴兵台湾一事,屡饬各疆臣严密筹防,调兵集船,购利器,筑炮台,一时并举,虽未即有把握,而虚声究已稍壮。该酋外怵公论,内慑兵威,乃渐帖耳就款,於国体民情尚无窒碍,未必非在事诸臣挽救之力……夫临事筹防,措手已多不及;若先时备豫,倭兵亦不敢来,乌得谓防务可一日缓哉!

——摘自李鸿章《筹议海防拆》

材料二   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但是,过去我们也没有飞机和大炮,我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向清政府提出筹办海防的理由。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海防建设与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不同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7日内更新 | 10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2 . 在三线建设中,江西钢丝厂、连胜机械厂、江西锻压厂、江西立新机修厂、江西量具厂等61家企业大多分布在数十公里的大山中。党中央的这些战略决策(     
A.有助于提高当地的粮食生产水平B.消除了“左”倾错误带来社会混乱
C.有助于我国国民经济布局的改善D.使江西成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
3 . 1964—1966年被纳入国家重点建设的项目:连接成都和昆明的铁路、贵州六盘水航空工业基地、重庆(港)至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长江沿岸的造船工业基地。这些项目的建设(     
A.有利于改善战略产业的布局B.为国家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C.依托于长江水运交通的便利D.反映了我国尖端科技的突破
2024-04-2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24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4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对美国迫害、监禁、扣留要求回国的中国留学生的行为进行了控诉,并选择了钱学森、汪良能等人的具体事例作为证据。因为美方认为钱学森对美国的国防安全构成了重大的潜在威胁,所以不肯放钱学森回国,也不愿意大规模地允许其他中国留学生回国。经过多年的外交博弈,双方在19559月最终达成《中美两国大使级会谈就双方平民回国问题的协议的声明》。917日,被美国政府扣留长达5年的著名火箭专家钱学森才正式踏上了归途。

——摘编自荣正通、胡礼忠《中美日内瓦会谈与钱学森回国》

材料二   还有不到一星期,尼克松总统就要同毛泽东和周恩来一杯接着一杯地喝茶,对于他究竟为什么要来这里去做一番解释。今天,俄国成了头号帝国主义。同时,美国又陷入了一大堆矛盾,正是这种矛盾的情况使得美帝国主义出于它自己的理由谋求在外交上对北京打开一个口子,中国人现在可以从中获得好处了。

——摘编自英国《卫报》1972年2月17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政府阻止钱学森回中国大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54—1972年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这一变动的背景因素。
2024-04-1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二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这次会议突破了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实现了由“照搬苏联”到“以苏为鉴”的转变,提出了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中共七大的胜利召开
C.“一五”计划已超额完成D.成功出席了万隆会议
2024-04-1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二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为了在中国西部地区建立新的国防工业基础,准备和坚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策动了规模巨大的工业内迁。内迁工厂大多数是当时中国工业界各行业中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管理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名牌厂。如内迁民营工厂中大鑫制罐厂、上海机器厂、中国亚浦耳电器厂、华生及华成电器厂等,都是中国近代工业中名列各行业前茅的者。内迁的国营工厂多数是当时最先进的钢铁联合企业。这些工厂的内迁,不仅把当时沿海地区的相对来说较为先进的工业设备、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了大后方,更重要的是使大批工业科技人才和熟练技工汇集到大后方,据1941年的统计,内迁的工程技术人员达2万余人。

——摘编自黄立人《论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工业科技》

材料二   1964年5月,毛泽东提出,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8月,中央作出了在三线地区开展以战备为中心大规模建设工业、交通、国防科技设施的重大战略决策。三线建设从1964年开始,到1980年,全国三线地区共投入2052.68亿元,相当于1953年—1964年投资的三倍。根据1984年普查,在中西部建成了1945个大型企业、科研设计院所。三线建设无论规模还是时间跨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由于涉及国防安全,三线建设当时不见诸报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工业内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三线建设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2024-03-08更新 | 284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周培源(19021993年),出生于江苏宜兴一个书香门第。1924年赴美国,在芝加哥大学学习,1927年在美国攻读研究生,做相对论方面的研究。他把严格的谐和条件作为一个物理条件添加进引力场方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39年,他证实了在均匀性或各项同性的条件下,可以将过去常用的宇宙度规简化,并使求解问题大大简化。他从事湍流研究是从1938年开始的,他将主要精力放在湍流上,并提出了两种求解湍流运动的方法。后各国不少人沿用他的方法进行开拓,形成了“湍流模式理论”流派。他在发展国家教育事业、培养众多的科学人才方面也成绩卓著,曾数十次代表中国科学技术界出席国际会议或率团商谈科技人员交流培养和国际科学合作事宜,对发展国际科学合作、推进国际学术交流、维护和宣传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外交政策和原则立场,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宝贵的贡献。周培源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他曾兼任过许多重要社会职务。在他90岁的时候曾说:“我今已年近90,社会工作很多,但我还想多做一点事”。

——摘编自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周培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培源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培源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3-09-2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1951年5月,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对旧有戏曲中一切好的剧目都应作为民族传统节目加以肯定,对旧有戏曲中颠倒或歪曲历史事实,丑化与侮辱劳动人民的东西应坚决加以修改。这一做法旨在(     
A.满足人民文化需求B.大力弘扬传统戏曲文化
C.改革旧有文化事业D.构建新社会的文化认同
9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陈毓川,1934127日生于浙江省,矿床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70年代,作为“宁芜玢岩(火山岩型)铁矿”国家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建立了玢岩铁矿成矿模式,在国内率先开拓了区域矿床成矿模式研究的新领域。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陈毓川与程裕洪等研究提出矿床的成矿系列概念,连续发表多篇论文,创立了“成矿系列”学说,全面发展了区域成矿理论,并广泛应用于指导找矿。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新战略,陈毓川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新疆、西藏、云南、四川等地,几乎跑遍了重要矿区。20062014年,陈毓川和叶天竺等一起推动了全国危机矿山、老矿山的找矿工作,为深部找矿、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陈毓川院士虽年已耄耋,却仍在积极谋划和推动我国地勘事业跨越式发展之路。

——摘编自《中国自然资源报》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毓川及其团队对中国地勘事业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毓川在地勘领域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3-08-2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部分学校(暨全国乙卷2023届高三最后一卷)2023届高三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石油汉子,呦嘿,一声吼啊,呦嘿!地球也要,呦嘿,抖三抖啊,呦嘿!”这是电影《铁人》中,铁人带领钻井工人架设钻机架时喊出的劳动号子。这部电影展示了铁人(     
A.“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B.积极投入恢复国民经济建设的情景
C.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奉献精神D.在“三线建设”中崇尚劳动的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