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1956年毛泽东初次提出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后被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四目: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台湾军政费用和经济建设的不足部分,由中央政府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双方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的事情。从中可以看出一纲四目
①强调一个中国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
②是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做出的设想
③蕴含着“一国两制”的理念
④标志着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正式提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 .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右侧示意图)

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年)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63年,周恩来同志把对台湾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台湾统一于中国。
四目:1、统一后,除外交权统一中央外,台湾军政大权等悉委于蒋介石;2、中央拨款支援台湾建设;3、台湾社会改革可从缓,双方协商进行;4、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团结之举。”上述材料不能说明中央对台湾问题:
A.其政策有别于港澳问题的处理方式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决定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
D.灵活务实的原则

4 .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冶,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材料三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

(3)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

2017-07-01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高级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时期东吴黄龙二年正月,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等人到达夷洲,吴军征服了许多山夷部落
隋代隋大业三年,隋炀帝派朱宽到流求招抚当地土著;大业六年,流求正式归顺隋朝
南宋平湖(澎湖)已隶属泉州管辖,中国开始对澎湖正式驻军
元代元世祖至元年间,设澎湖巡检司,隶属泉州晋江县
明代明太祖洪武初年,琉球岛中山王受明册封,成为明的藩属,台湾改称为“小琉球”
清代

——摘编自宋光宇《台湾史》

材料二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中国的统一只会给亚太地区和世界繁荣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只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治理台湾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完善①处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台湾问题“不容任何外来干涉”的理由。结合所学,概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所作出的努力?
2022-04-15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国时期东吴黄龙二年正月,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等人到达夷洲,吴军征服了许多山夷部落。
隋代隋大业三年,隋炀帝派朱宽到流求招抚当地土著;大业六年,流求正式归顺隋朝。
南宋平湖(澎湖)已隶属泉州管辖,中国开始对澎湖正式驻军。
元代元世祖至元年间,设澎湖巡检司,隶属泉州晋江县。
明代明太祖洪武初,琉球岛中山王受明册封,成为明的藩属,台湾改称为“小琉球”;17世纪初期,荷兰人侵占台湾,明军多次抗击获胜,但未能迫其退出台湾。
清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清政府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摘编自宋光宇《台湾史》

材料二   台湾作为我国东部海防的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清代以来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海防未予足够重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军闯入基隆港,重炮轰击沙湾炮台;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翌年,法军进攻台湾;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面对列强的侵略,台湾军民奋起反抗。在鸦片战争中,台湾军民的抗争,有力地配合了祖国大陆的反侵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军民掀起反割台斗争。此后,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从未停止过。19458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025日,台湾光复。

——摘编自周文顺《近代反侵略斗争中的台湾与祖国》

材料三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来干涉。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也是两岸同胞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只要我们和衷共济、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未来,就一定能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对台湾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台湾受到侵略的背景及台湾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解决台湾问题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袤数千里,山川峻峭,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况昔日郑逆所以得负抗通诛者,以台湾为老巢,以澎湖为门户,四通八达。今地方既为我得,在官兵,星罗棋布,风期顺利,片帆可至,虽有奸萌,不敢复发。

——摘编自施琅《恭陈台湾弃留疏》

材料二   当初(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一国两制”政策,可以很容易地用来为香港问题提供框架。如果在安抚港人方面取得成功,这甚至可能有助于减少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恐惧。“一国两制”使香港重新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尽管它保留了另一种制度。

——摘引自【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台湾收复之于清朝的战略意义,结合所学,指出台湾收复后清朝对其建设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分析香港“重新成为中国的一部分”的国内意义,概述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陆为“减少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恐惧”所做的努力。
2022-04-1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63年,周恩来进一步将毛泽东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概括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回归祖国;“四目”是强调台湾回归祖国后,在政治上、财政上、改革上等领域的自主权。据此可知“一纲四目”
A.成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B.梳理了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
C.孕育了“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基础D.确认了中国对港澳台的主权
2021-11-20更新 | 896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在集古代文化大成的基础上,旗帜鲜明不遗余力地创建了中国古代文化大同的思想。这是孔子对中华民族的最伟大的贡献。在孔子那个年代,中国的政治还没有统一,但由于孔子的贡献,中国的文化精神率先就建立了统一的基础。……汉朝汉武帝,终于认识到专制统治必须具有-个统一的文化哲学基础,他具有伟大历史意义地选择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文化策略。中国从此实现了政治和文化双重统一的历史局面。这是一个重要的年代,是中国统一历史发展分界的年代。从此,在世界史上无比伟大的中国统一的局面,不可阻挡,百折不回。

——《天人合一中国政治统一的古老理论依据》

材料二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两岸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广泛。但也应看到,随着两岸关系发展的深化,仅靠惠台让利、扩大共同利益基础,靠利益的“量”或“向”的调节,已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快速变化。目前这种共同利益多而共同价值少的发展模式,将会使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凸显。

——周志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注入新的理论内涵》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和材料二观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2021-09-0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民进党上台以来,岛内台独分裂活动不断加剧,“台独分裂势カ已从一般的台独活动升级为法理台独行动。尤其是台湾当局利用岛内近几年的相关选举,推出所谓公民投票”“公投制究等活动,企图挟持所谓的台湾民意”,为实现其台独目标提供所谓法律民意支撑。祖国大陆感到有必要采取重要措施,以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景受到严重威胁,以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台海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遭到重大破坏。

——摘编自《反分裂国家法》

材料二奥巴马竞选总统时曾写信给马英九表示,“支持美国政府的一个中国政策,坚持中美关于台湾问题的三个公报,遵守《与台湾关系法》(主要内容是有关对台军售)2009,希拉里在答复议员质询的台湾问题时,第一次表明了在台湾问题上的政府立场:“美国新政府将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以及三个公报中有关台湾的条款,同时也要遵守《与台湾关系法》,因为它是美国对台湾的法律基础。在台湾扩展国际空间方面,美国不支持台湾以主权国家参加联合国和国际卫生组织,但是支持台湾以中华台北的名义成为世界卫生大会观察员。

——摘编自曾红《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大陆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