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22-11-17更新 | 955次组卷 | 57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     
A.土地所有权性质发生了变化B.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D.我国正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2-09-14更新 | 1276次组卷 | 45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先后颁布了《对外贸易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法律。这表明我国(     
A.完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B.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C.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调控D.为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022-08-23更新 | 736次组卷 | 37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学术界发生了改革以来的第一次大论争,这场论争围绕着“能不能改革”和“改革是不是复辟资本主义”等问题展开。据此可知,这场论争(     
A.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组织路线B.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确立
C.解决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问题D.反映出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不同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2019年9月29日上午10时,90高龄的申纪兰接受习近平主席颁授“共和国勋章”,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见证了共和国的奋斗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49101日,申纪兰组织妇女穿新衣、扭秧歌,欢庆新中国成立。1954年,她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进京参会,审议表决宪法。这一年,她带领西沟农业合作社里的妇女开展劳动竞赛。这一年,她们造林490亩,耢耙地100多亩……西沟的“半边天”以其奋斗和勤劳而红了中国。

她是历届全国人大代表,她说:“我的户口在农村,我的单位在西沟,我的身份是党员,我的级别是农民。”仅从1993年的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到2020年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她递交了490余件议案,个人领写80余件,始终情系“三农”。这也应了她在80年代所说的,不让群众富起来,我就不是人民代表。

1983年,她在西沟推行承包制,她上省里找钱,创办利润丰厚的铁合金厂。因污染而被环保部门下令关停时,她在老百姓的哭声中给铁合金厂贴上封条,并说:“咱西沟人要听党话,跟党走。”后来,西沟陆续建起了香菇大棚,引进了光伏发电。她89岁时还站在广场上为西沟的“生榨沙棘露”做宣传。她坚信勤劳致富,一直种地打粮,获得“共和国勋章”那一年的秋收季节,她照旧拿着镰刀下地。2020年春,她在疫情中拿出1万元捐助武汉。

——摘编自葛水平《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走了——追忆申纪兰》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纪兰在20世纪50年代参与的新中国的重大政治、经济活动,概括这两项活动共同反映的社会转变趋势。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申纪兰要“让群众富起来”的时候,共和国行进在怎样的时代?概述她在这个时代为“让群众富起来”而奋斗的事迹。
(3)根据材料,尝试撰写申纪兰荣获“共和国勋章”的颁奖词。
6 . 1984年10月4日,国务院强调要根据“'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的精神,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自此以后
A.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B.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步扩大
C.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D.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7 . 改革开放以来,对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法多次调整(见下表),由此可知
会议正式提法
中共十二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思想解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C.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打破D.体制改革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2021-11-10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科)
8 . 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一论断
A.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B.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基础D.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021-09-10更新 | 101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天柱山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作为“发财致富”符号的“万元户”,在1980年还是特例,只有短短三四年,到了1984年就迅速到达峰值,仅仅《人民日报》年使用量就达113词次,平均每三天就会有1词次,是前年的4倍。这反映出
A.党报成为政策宣传的主阵地B.体制变革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C.经济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D.国企全面改革改善了职工生活
10 . 某学者认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经济特区的建立、股份制和证券市场的形成等都是上、中、下层之间互动的结果。同时,大量专家、学者在上、中、下层之间传递信息,为中央和地方的决策提供咨询,并参与各层次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该学者意在说明(  )
A.改革密切了各阶层的关系B.改革开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改革与开放之间相互促进D.改革开放的重心逐渐发生转移
2021-09-05更新 | 655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