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2015年前后,四川德阳罗江区建立了村民议事代表会议制度,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每5—15户按宗族、院落等自愿结成一个单元,联名推荐1名代表,议事代表主要以推选他的村民作为联系服务对象。这一制度反映出(     )
A.人民代表大会制扩展至村一级B.农民直接行使自治权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广D.基层治理体系的创新
2023-12-2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进行过六次全国性人口普查。1949年毛泽东指出;“人多力量大”,至1980年,中国净增人口4.3亿。1982年人口普查的调查结果为全国大陆总人口100818万人、同年,将计划生育定为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1990年人口普查是为了查清中国人口在数量、地区分布、结构和素质方面的变化,为科学地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检查人口政策执行情况提供可靠的资料、2015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6.6%,远超国际标准,故此政府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摘编于《全国人口普查》等


(1)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坚持人口普查的原因。
2022-06-3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起,中央人民政府开始执行“一五计划”,贯彻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并举的方针。……1956115日,距农历春节差不多还有一个月,天安门广场却显得比春节还要热闹。首都数十万人在这里举行集会,庆祝北京率先进入社会主义。随即,全国各大中城市也相继举行同样的集会,宣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这意味着,在中国大陆,大规模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序幕即将拉开。……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一大批中国过去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

——摘编自罗平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材料二   


材料三   19789月,邓小平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五计划”期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伟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性质的历史性转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概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基本历程。
(3)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谈谈你对材料中邓小平的话的认识。
4 . 自1840年开始,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救国救民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材料一所述“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道路中的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   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3)材料三所述“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开端?中国“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2022-03-1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
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B.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
C.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D.实现了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
6 .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为了集中和有效地利用外国资金及技术到本国进行生产,为发展贸易和繁荣经济而设置了交通条件比较优越的特别地区,在这一地区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和优惠制度。这是吸收外国投资、实现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种方式。下列符合新时期中国开放此种经济方式的地区是
A.上海B.长江三角洲C.深圳D.环渤海地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小饮品,大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唐到宋,饮茶变成广泛的社会需要。王安石曾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也。”

780年,唐德宗下令“税天下茶……十取其一”,开始征收茶税。到793年,“税茶无虚岁”,“每岁得钱四十万贯”成为定制。唐文宗、唐武宗时,禁止民间私卖茶叶。

964年,宋太祖下令在汴京、建安、汉阳和蕲口等地设置榷茶场(茶叶专营专卖场所),并规定“民敢藏匿而不送官及私鬻者”,据茶叶价值多少判罚杖刑和流放刑;主管官吏以官茶私自贸易者,价值五百文即流放二千里。

1077年,宋神宗开始在四川“卖茶博马”(用川茶交易西北诸族的马匹以扩充军马数量),历史上的“茶马法”从这一年开始实行。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材料二   中国云南是小粒咖啡的重要产地,2011年云南农民张奎买了5000株咖啡苗,并拿出家里的10多亩地种咖啡。张奎的父辈一直种茶叶,张奎本人则在某世界知名咖啡公司的农艺师邬特指导下,习得咖啡种植技术。邬特是位比利时籍农艺师,这位技术人员不仅带来了咖啡公司的种植技术,还把跨国公司的整套收购与供应链都带了过来。每周一到周三,咖啡公司都将“纽交所”当天的咖啡交易价格发给种植咖啡的农民,农民们也可以上网查看价格并选择在价格合适的时候将自己的咖啡豆出售给这家咖啡公司。

——摘编自赵萌《中国咖啡早已“全球化”》

材料三   饮料在70年代以前还是只有少数人可享用;到80年代,逐渐开始进入家庭、摆上餐桌、销向农村;到90年代,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备的大众消费。随着观念的更新,人们不仅注重饮料的口味,还益发关注饮料健康、营养,乃至时尚的价值。目前我国的饮料市场,已形成茶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咖啡饮料、蔬菜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谷物饮料、桶装饮用水、矿泉水等具有资源优势、多品种和谐一家的局面。随着饮料工业规模化、集约化的深入推进,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已涌现了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一些本土品牌逐渐成为主力品牌。

——摘编自《小饮料大江湖》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茶叶销售政策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说明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推动“中国咖啡生产融入全球化”的因素。
(3)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饮料业发展。请运用上述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练摊”指本钱不多下海摆地摊的行为。20世纪80年代初,“练摊”和“个体户”“倒爷”一样都是贬义词。下乡知青返城后在路边摆摊出售“大碗茶”,内心十分忐忑,只能偷偷摸摸干。一些农民把《人民日报》上的文章剪下来贴到扁担上,作为“合法”的依据,挑着农副产品去赶集。“练摊”等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了思想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计划经济逐渐被市场经济所取代D.国家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9 . 秦国的商鞅变法为统一中国奠基;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各民族的交
融;1956年,新中国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78年,中
国实行改革开放;90年代,进一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现
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上述改革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
A.推动生产力发展B.促进社会进步C.顺应时代潮流D.推动民族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7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全球份额为0.8%,在全球列第29位;201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全球份额为11.8%,其中出口占12.8%,进口占10.8%,位居全球第1位。这说明我国
A.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果B.民族复兴任务全面完成
C.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改变D.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