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据统计,1952年至1978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2.7%,而1979年至1984年平均每年递增6%。此变化主要得益于(     
A.高产农作物品种的引进B.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
C.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实现D.农民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村改革并非来自领导层的“事先”设计,它发端于贫困地区生存条件恶化而产生的“自救”,普及于领导层的“允许”和合法性“追认”。大规模的改革是在1982年“1号文件”下发之后展开的,1980年底到1983年初,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所占比重由14.9%提高到了93%。农村的改革,无论就其改进生产效率,还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言,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它以最有说服力的现实变化,冲击了传统体制的合理性。

——摘编自杨启先、石小敏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理论》

材料二: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国家经委推广山东等省市的经验,将盈亏包干引入扩权让利改革,并将其进一步发展为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1981年10月至1982年11月,国务院将完善经济责任制的重点放在企业内部责任制上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吃国家、职工吃企业“两个大锅饭”的问题。从1983年起,实行将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缴纳税金的改革,即“利改税”改革。“利改税”规范了国家和企业分配关系,国营企业由原来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缴纳税金,使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46.3%上升为1984年的63.1%。

——摘编自李捷《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因素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举措及其产生的影响。
2023-03-2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论断。由此可见(       
A.我国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B.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一步完善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
2023-03-2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86年,深圳开始了全国最早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出台《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选定10家国营企业开展试点,率先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圳这些创举(     
A.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B.奠定了对外开放的格局
C.增强了企业的经营活力D.得益于市场经济的成熟
2023-03-2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4年3月-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同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的通知。这说明当时的中国试图(       
A.总结沿海经济开放的经验B.加快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的步伐
C.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建立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
2023-03-1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说凤阳,道凤阳,十年倒有九年荒”,“改革鼓点先敲响,盖了楼房喜洋洋。”这两段花鼓词反映了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迁。发生这一变迁的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3-03-1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这一新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A.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开始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实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自1979年开始,首钢开始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政策,并相继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和技术改造,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至20世纪90年代,年钢产量达824万吨,居全国第一。这得益于(       
A.企业经营所有权得到了增强B.城市经济改革全面启动
C.允许国有企业实行公私合营D.企业所有制结构的改变
9 . 据统计,1978—1988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均递增9.2%,其中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高达63.7%。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计划经济体制的最终消亡B.城市经济建设指标的压缩
C.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
2023-03-1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校际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至21世纪初,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的“放权让利”时期。先在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之后向全国范围推广,从1987年开始,承包经营责任制成为国有企业的主要经营形式。第二阶段:从1993年到2002年的“产权改革”时期。“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成为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目标。1997年国家为改变国有企业量多面广和分散的状况,调整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逐步退出,主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摘编自胡迟《国企改革:40年的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进入“滞胀”时期。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采纳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开始了以国有企业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的改革。英国政府分阶段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实施了私有化改革。在企业层面的主要措施是,通过企业公开上市、整体出售给私人企业、职工内部持股等方式,分批出售国有企业的股票,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从政策层面上看,政府通过放松对企业的各种管制,辅之以减税政策,力争给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自由竞争。…通过私有化的改革,英国的国有企业数量锐减,国有经济大规模收缩,国有经济占其GDP的比重降至6%左右。

——摘编自赵世萍《美国、英国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国企改革的时代背景,并归纳其主要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进行国企改革的背景,并简要说明英国国企改革的特点。
2023-03-1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校际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