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2024-03-17更新 | 186次组卷 | 84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铁路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先后颁布了《对外贸易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法律。这表明我国(     
A.完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B.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C.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调控D.为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022-08-23更新 | 736次组卷 | 37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学术界发生了改革以来的第一次大论争,这场论争围绕着“能不能改革”和“改革是不是复辟资本主义”等问题展开。据此可知,这场论争(     
A.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组织路线B.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确立
C.解决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问题D.反映出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不同认识
4 . 1990年12月,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这一论断
A.突破了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B.开启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C.有利于推进国内的经济建设D.否定了计划经济发展模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粮食安全对我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表中,1984—1998年粮食产量在周期性波动中逐步提高,其合理的解释是
我国粮食产量情况变化表
时间全国粮食产量情况
1978—1984年粮食产量持续大幅增长
1984—1998年粮食产量在周期性波动中逐步提高
1998—2003年粮食连年减产
2003年至今历史上少有的粮食连年增产
A.生产关系调整制约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革开放推动粮食产量逐年增长
C.粮食生产与商品经济发展关系较密切
D.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2022-01-25更新 | 217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观察以下三幅图,三幅图可以说明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中

农民纷纷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安徽小岗村尝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权分置

A.农民积极性的变化B.改革实质的变化
C.土地经营权的变化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从2013年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到2020年9月,已经批复成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21个自贸区包括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海南、山东、江苏、河北、云南、广西、黑龙江、北京、湖南、安徽。上述自贸区的设立
A.已实现了覆盖全国的布局B.调整了我国工业生产布局
C.优化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D.实现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表

阶段概况
1949~1980国家在有条件的社、队成立农机站并投资,支持群众性农具改革运动,基本形成了遍布城乡、比较健全的支持保障体系;农机工业从制造新式农机具起步,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先后建立了包括第一拖拉机厂、天津拖拉机厂、常州拖拉机厂等一批大中型企业
1981~1995集体农机站逐步解散;1983年国家开始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和经营农机;农机工业开始第一轮大规模结构调整,重点生产了适合当时农村小规模经营的小型农机具、手扶拖拉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农用运输车等,而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具的保有量停滞不前
1996~20031996年,国家有关部委开始组织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服务,高效率的大中型农机具开始恢复性增长,联合收制机异军突起,利用率和经营效益大幅提高,一度成为农机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摘编自尚书旗、王东伟《中国制造2025大众读本-农机装备》

从上表中任选两个阶段,指出这两个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征,并予以说明。(要求:选取两个阶段即可,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2-01-01更新 | 225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改革开放后,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党和政府几乎约定俗成采用“又快又好”的方针。2006年,党中央提出“扎实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方针,此后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这一变化说明我国
A.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B.重视经济发展质量
C.大力纠正市场经济体制弊端D.推动改革开放深化
10 . 下表是江苏省2005~2007年养老保险关系跨省流动与省内转移人次对比。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省内流动跨省流动流动总数
2005544311116165592
2006712912315194442
20079785920555118414
合计22358154867278448

A.城市化进程加快B.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C.户籍制度的调整D.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