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局部)这一朝代应该是
A.秦朝B.唐朝C.宋朝D.清朝
2 . 如图是1970—197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A.以对外关系的改善为基础B.反映出牛产能力大幅提高
C.说明了发展经济成为中心D.反映出开放局面逐渐形成
2020-03-17更新 | 659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
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
2019-01-30更新 | 3784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2019-01-30更新 | 1414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复习试题3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1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2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19-01-30更新 | 4477次组卷 | 3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为唐代中央机构示意图,其积极意义在于
A.有效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皇帝独揽大权
C.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
D.分清了中央与地方机构的不同职权

9 . 图示法和列表法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某班学生以此为课题分组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

材料一甲组同学绘制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示意图”

(1)根据所学知识,在图3中字母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材料二乙组同学制作了《1840—1900年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简表》

战争名称时间签订的条约战争的主要影响
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D
E1894—1895年《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F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所学知识,在材料二表格中字母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材料三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学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分为六个阶段,即尊敬阶段、,轻视阶段、乐善好施阶段、赞赏阶段、清醒阶段、敌对阶段。丙组同学参考了以上结论,绘制了“近代以来中美关系发展阶段示意图”(图4)

(3)在材料三所述的六个阶段名称中,选取两个恰当的、与图4时间轴上的时间段相对应的名称,填入G、H两处,同时为I阶段取一个与史实相符的名称并说明理由。

10 . 国家的外交事务既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年12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基本方针及建交方式的特点。

材料二: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乔的笑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四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新中国外交成就及其影响。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刘胜湘《中国外交的周期性、波动性和趋势性与外交转型》

材料四:


      
2014年习近平访欧行程示意图                                                                                          2014年11月北京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时期中国外交“转型”的时代背景。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