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某学者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3年建立)人口、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做了统计,基本情况是:相较于1953年的数据,截至2020年新疆的少数民族数量增加了1048.07万,教育水平由原来的文盲率90%以上变为高中毕业率达98%,平均寿命由原来的不足30岁提高到74.7岁。这主要是因为这主要反映了(     
A.新疆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B.国家始终重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C.民族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进步D.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根据光绪年间官员的档案数据统计,在4498个历史人物的信息中,具有捐纳经历的官员人数达到2674人,占总数的59.45%,形成了所谓的近代新兴官僚阶层。他们大多有商业背景,熟悉洋务,主要代表人物有伍廷芳、徐天麟等。据此可知,清末捐纳制度的实施
A.是科举制被废除的主要原因B.客观上利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
C.是清廷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 D.解决了清政府严重的财政危机
2020-10-01更新 | 1520次组卷 | 28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清末学堂数据统计表(部分),它表明(     
学堂时间1907年1908年1909年
初等学堂学堂数346504137951678
学生数91856811921711153746
中等学堂学堂数419440460
学生数316823626440468
高等学堂学堂数110
学生数20267
师范学堂学堂数445
学生数3567128572
A.清末新政较重视实用人才的培养B.清末基本实现初等教育的普及
C.选官制度调整推动学堂教育发展D.中国教育近代化由此拉开帷幕
2023-08-0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壮州文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商君书》载:“四海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并强调了需要记载的秦国所需知道的十三类数据。随着秦统一六国,这套户口登记、统计和上报制度随之推行全国。这有助于秦朝(     
A.防范地方官吏隐瞒税收B.避免土地兼并问题
C.防止农民集结反抗政府D.强化对民间的管理
2024-02-2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高级文官一般具有长期工作经验,掌握政府各种情报资料和数据,部长大臣等不得不依赖这些超级智囊。文官系统是“从不更换的幕后主管”。这反映出西方国家的文官系统(     
A.凌驾于民选政府之上B.具有相对独立性
C.完善了权力制衡机制D.冲击了政党政治
6 . 下图是2010-2012年中国对外援助的资金分配。该图数据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援助
A.注重培育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B.旨在联合受援国家共同反殖反霸
C.与对外贸易和海外投资紧密结合D.预算支出与本国经济实力相匹配
7 . 下表所示是1953年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单位:%)。该普查数据(     
人口属性男性女性18岁以上18岁以下汉族各少数民族
城镇乡村
比重51.8248.1858.9241.0893.946.0613.2686.74
A.说明国民经济取得根本好转B.表明我国人口的结构较为合理
C.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D.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作了准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观察《建国以来经济数据折线图(部分)》,其中AB段发展主要原因是
A.完成三大改造B.推行“八字方针”C.实行改革开放D.加入世贸组织
9 . 下表反映了西汉时期淄川国诸王世系、在位年数及王国领地等数据变化情况(公元前164年—公元前9年)。

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县级行政管辖区不断扩大B.中央与地方矛盾日益尖锐
C.中央实现对地方垂直管理D.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增强
2022-01-2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如表所示为出土的西汉时期的部分地方政府文献。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文献概况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都乡七年垦田租簿》关于临湘县都乡土地情况及田租数额的单项文书
青岛土山屯西汉简《堂邑元寿二年要具簿》关于堂邑县地理范围、户口、垦田、赋役等多项内容的统计文书

A.地方政府职能趋于完善B.民众赋役负担沉重
C.对地方的管理日益细化D.土地兼并问题严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